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政协委员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2020年07月28日 09:56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200728003-zx7


2020年5月15日,由中残联举办的全国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事迹网络报告会上,刘艳芝作为自强脱贫典型作报告。

每逢周末,家住安徽省太和县的刘艳芝的美容养生会所格外忙碌。这位“90后”女孩总是妆容精致,穿搭得体,带着真诚而充满感染力的笑容迎接每一位客人,似乎和其他创业的年轻老板没什么不同。但她身下的轮椅,又“诉说”着她的特别与坚强。

“听母亲说,我1岁的时候发高烧,她抱着我找村里的医生打了一针退烧针。不料想,当天夜里双腿就不能动弹了。”刘艳芝并不避讳谈论自己的残疾,很多人喜欢叫她“轮椅姑娘”。

家里不富裕,再加上身体原因,刘艳芝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了生存,她独自到县城求职。在求职的过程中,坐着轮椅的刘艳芝一次次碰壁。因为找不到工作,她在街边摆过地摊,卖过衣服,发过传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介绍到当地一家美容院工作,从此和这个行当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行业不只是简单帮顾客化化妆、推销化妆品,要想做出成绩,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当时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刘艳芝都积极争取。她就这样自己坐着轮椅、拉着行李跑过上海、南京、昆明等多个城市。

“那时候无障碍设施建设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每当遇上高低台阶的时候,我就特别的头疼,花上半个多小时挪下一小段台阶是常事。”刘艳芝说,自己也很幸运,经常能遇到很多乐于帮忙的好心人。

“他们帮我拉箱子、推轮椅,总让我感觉温暖。我也因此坚定,必须要更加努力。”

在美容行业里摸爬滚打6年,刘艳芝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2015年,她通过贷款,在县城租下一家门店,开始了创业之路。没有资金、没有客户、没有团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了节省房租,她把店面搬到了二楼,每天爬10多个台阶上楼。每次爬楼梯,她都要蹲着身子,“抬”两次脚才能爬上一个台阶,中间总要停下来休息片刻再继续。

创业之初客源少,刘艳芝和几个小姐妹常要为一日三餐发愁。“最窘迫的时候,我们靠储蓄罐里的零钱过了好一阵。”创业的艰辛,用刘艳芝自己的话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艳芝的美容养生会所逐步进入正轨,经营项目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好,还开设了几家分店。

这些年,她还携手上海的一个合作伙伴,研发创立了自己的独立化妆品品牌,建设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利用互联网模式,直播带货模式,带动残疾人和宝妈们就业,虽然刚刚开始,但是经历过这么多挫折的她一直相信,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一定是正确的选择。

“奋斗让我感觉充实,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我希望自己能不辜负它。”她只身一人坐上高铁南下深圳,参加“抖音”营销培训班;她还前往上海参加残疾人模特大赛,向各地的残疾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品牌理念……

2017年,刘艳芝多了一重身份———太和县政协委员,这让她思考了很多。“以前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政协委员这个身份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回馈社会,为残疾人群体做更多的事情。”

同年,她在当地发起注册阳光助残协会,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帮助那些生活和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在当地举办的一场遗体志愿捐献活动中,刘艳芝当场签下志愿书。“作为残疾人,我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我也希望能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这些年,虽然创业不易,但她还是分出很多时间给残疾人群体。当她得知太和县一位志愿者义务收养了许多残疾孤儿的时候,她积极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自费买食品、玩具、自行车和衣服去看望这些儿童;每年,她会邀请医生为残疾人做健康体检;2019年助残日,刘艳芝带领由残疾人组成的阳光艺术团进行公益演出,并在太和体育场进行了一场短距离的残疾人马拉松大赛;她还请老师利用每周日上午的时间固定给阳光艺术团的残疾人们指导,增加残疾人精神文明生活,参与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

在刘艳芝的感召下,她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爱心助残事业中,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刘艳芝不允许自己只做旁观者:“身为委员,应该帮助更多的人。”她组织家人、同事和残疾人朋友投入一线防疫工作。物资紧缺,她就把仅存的600只口罩发放给村民,捐赠赵庙镇政府和赵大行政村一线工作人员酒精、消毒液、干粮若干。

“拼搏未必能成功,但沉沦肯定会失败。”刘艳芝常说,“我会用一生去奋斗,做更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刘艳芝 残疾人 政协委员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