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一问一答 一词一解 一案一说 委员导读 读典互动 委员说法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委员谈民法典>一问一答

一问一答丨民法典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如何确定“营利”的标准?

2020年08月07日 19:1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营利”是指谋求利润。法律上以是否具有“营利目的”或“营利性”作为标准,也就是判断法人是否以谋求利润为目的。

但是,”非营利目的”或“非营利性”的含义,并不是没有利润,也不是不从事经营活动;而是指这种组织的运作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不是为了给出资人分配利润。

因此,民法典第七十六条规定:“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所据此,取得利润、利润分配给出资人,是衡量是否营利的标准。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法人 营利 标准 民法典 非营利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