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亚洲第一大城市内湖汤逊湖系统治理正式启动
——长江环保集团中标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人民政协网8月11日电(记者 王菡娟)8月6日,武汉碧水集团有限公司发来中标通知书,由长江环保集团牵头、长江设计公司和中建三局参与的联合体中标三湖三河水环境治理—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7.6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沿湖排口截污改造工程和红旗湖生态净化工程。至此,汤逊湖流域系统治理正式拉开序幕,为武汉市疫后生态文明建设增添动能。
武汉市汤逊湖做为亚洲第一大城市内湖,水域面积47.6km2,历史上兼具调蓄、灌溉、航运、城乡供水等多重功能,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演变,汤逊湖沿湖排污、水质恶化等问题开始出现,水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据介绍,2005年以前,汤逊湖湖水清澈见底,水草丰茂,鱼翔浅底。之后,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水质逐步恶化。
2018年9月,武汉市提出要全面启动汤逊湖水环境提升攻坚战。2019年1月,武汉市启动了汤逊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工作;6月,武汉市水务局发布《市水务局关于印发《武汉市“三湖三河”流域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8月,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河湖流域水环境“三清”行动方案》,汤逊湖流域治理正式步入破题阶段。
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于2019年5月正式启动编制,并于2020年3月正式发布。2020年5月,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政府批复。前后长达一年之久,背后是科学治水理念的不断深化,是治水责任的不断夯实。
据参与了前期工作的人员介绍,仅规划方案修改版本就达100余个,可研报告修改次数也达20余次。另外,长江环保集团还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本底调查工作,包括1700km市政管网普查、QV和CCTV检测,全流域范围193km2社区管网调查以及湖泊内源污染调查等。可见,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难度之大,蕴藏着围绕科学治水的斗争之激烈。
水质水量监测
管网排查现场
将汤逊湖流域视为“山水林田湖草”组成的有机系统和生命共同体,用系统性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才是科学治水之道。经过反复磋商,长江环保集团协助武汉市政府探索形成了“大流域统筹、小流域分区、差异化施策”的技术路线,以及“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网构建、引水活水;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创新机制,加强管控”的措施体系,推动陆域水域、行政区、各行业同时发力,最终实现汤逊湖流域水环境整体根本性改变。
九龙治水、碎片化治水一直是水环境治理领域饱受的诟病,已得到了行业和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汤逊湖流域水系复杂,地跨江夏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三区,在以往的治理过程中,多头治水、治理碎片化,导致汤逊湖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长江环保集团协同当地政府,找准问题根源,借鉴德国莱茵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成功治理经验,提出“四统一两统筹”(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统筹支付、统一监管、统一验收、统一运维)流域治理模式,得到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推介。
汤逊湖沿湖排口截污改造工程首次大规模应用智能分流井和截流井技术,可根据井内水位或雨量控制堰门的开闭,实现精确截流;避免湖水向污水管网倒灌;可联网远程控制,实现自动化精准运行。充分利用红旗湖作为汤逊湖独立子湖的地理优势,采用EHBR工艺、生态系统稳定塘,有效发挥红旗湖作为湖湾生态缓冲区净化汤逊湖污水厂尾水的作用,通过“治湖先治湾”综合技术应用,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根据综合治理规划,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共包括7大板块、107个项目的项目库,项目库总金额达228亿元。治理目标分为近期目标(2021年)、中期目标(2025年)和远期目标(2035年),通过分步实施和整体推进,最终实现流域内河湖水环境质量整体明显改善和长“制”久清。
按照武汉市关于“三湖三河”流域治理有关工作要求和“分级统筹、同步推进”的工作安排,优先安排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重点解决汤逊湖流域旱季入湖污染问题。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削减入湖污染COD 1031.1吨,氨氮202.84吨,总磷10.65吨,显著降低汤逊湖点源污染负荷,实现对汤逊湖沿岸75个混流排口的整治并构建1.37 km2的近自然湖泊生态湿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汤逊 流域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