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聚视频 特别策划 委员会客厅 微光 微光 欣视角 主播一分钟

首页>视 频>原创

讲习所 | 咋用好1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张连起常委:补短板、强弱项

2020年08月15日 16:2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总书记强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世界经济衰退加剧的情况下,‘双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总方针,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方向。但要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这很关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近日在作客人民政协网《讲习所》栏目时强调,“双循环”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搞封闭,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扩大内需,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张连起介绍,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也实行过国内国际双循环,但以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主要是沿海地区走来料加工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进大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配套设施和大量的技能人才储备,还有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和1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让今天的“双循环”主动性更强,后劲更足。“投资、消费、生产、分配、流通等这些环节要打通,要循环起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这也倒逼我们保就业、保民生,有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


张连起认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一方面要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于消费,比如说现在各地发放的消费券,要更加有力、更加精准。另外,推行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短期就业,新型就业形态要更多发挥出来。


对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张连起认为,就是千方百计百折不挠,做好自己的事情。现在因为疫情,保护主义上升和全球市场的萎缩,我们比较依赖的“三驾马车”当中的出口受到抑制,怎么办?要更多地着眼于自身这个超大规模市场,补短板、强弱项,这里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几个重要方面,比如说制造业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再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补齐这些短板,不仅对民生建设是一个推动,还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张连起还提到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应该加快建设步伐,通过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在谈到中国经济的未来时,张连起信心满满:“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把它疏通,让它循环起来,就像人体一样,血流通畅才会健康。我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


张连起常委还有哪些学习心得?

详情请戳↑↑



策划:李木元

导播:宋宝刚

编导:孙歌

主持:韩月

摄像:满达呼 汪凯

后期:党京涛


编辑:孙歌

关键词:连起 市场 超大规模 常委 经济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