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眼前的生活就是诗和远方

8月17日拍摄的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一景。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今年30岁的阿改还从未走出云南大山,但她的日子却成为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阿改全名叫杨秀改,从小生活在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这个小山村紧邻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上百年历史,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虽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帕连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甚至还被外人嘲笑为“最脏的寨子”。阿改因为家庭贫困,读完初中就去城里的制糖厂打工,结了婚后在家务农。阿改说,日子过得很窘迫,“买一件60块钱的衣服都要想几个月。”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帕连村迎来了新生。不仅水、电、路通了,村民“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解决,村庄变得干净漂亮,柑橘、火龙果、西番莲等水果产业也蓬勃兴起。尤其是近一年来,得益于政府扶持和一群艺术家们的改造,帕连村竟然吃上了“旅游饭”。
传统傣族老屋被改造成艺术馆、村口电线杆被装饰成大毛笔的样子、家家户户墙体上都绘有创意壁画、经典现代诗句被做成创意字体挂在墙上、夜间灯光秀点亮村庄……在帕连村,空置的地、废弃的墙、破损的瓦等看似无用的资源,经过艺术家们的设计、改造,都变成了一件件别出心裁的创意作品,给村民和游客们带来了新奇的感受。
去年以来,帕连村结合农田、果园、非遗传习馆、美术馆等,挖掘和开发出傣味美食制作、亲子活动、摄影、传统文化体验、艺术写生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一时间,原本古老沉寂的帕连村焕然一新,热闹非凡,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村、网红旅游打卡地。
五合乡党委副书记张占菊说,帕连村有了4家农家乐、2家民宿、20余家小吃店。村民在家里做生意,找到了致富路。今年“五一”期间,帕连村单日游客量达到3000人次。
阿改就是率先尝到“旅游致富”甜头的人。她靠着手艺开起了“阿改小吃店”,给游客调制当季水果饮品,制作原生态傣味美食,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还买了织布机做傣族织锦、服饰,吸引了不少买家。“自己再也不必为买一件新衣服而发愁了。”阿改指着一身新衣服骄傲地说,“这一套,680块钱!”
阿改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开店,既有稳定收入,也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生活在城市里快乐。如今,像阿改一样,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帕连村,一门心思谋事创业。
脱贫攻坚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艺术则滋养人心。年近六旬的傣族阿婆囊芬芝对帕连村的巨变和安逸的生活很满足,她每天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在家门口卖土特产,给过往游客唱山歌。闲暇时,她会打开手机,在微信群里用语音功能跟乡亲们对唱山歌,往往一条语音发出去,群里会有几十条语音叮叮咚咚响应,邻里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句接龙,好不热闹。
艺术引领乡村蝶变,农旅融合促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帕连村的探索实践还在持续深化。阿改说,她现在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教孩子们多认字、多读书,其中一个缘由就是要让孩子们能看得懂墙上的艺术。
(记者字强)据新华社昆明电
关键词:眼前的生活就是诗和远方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