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0年第三期
以意取象 以神写形—汉风大写意中国画述评
秋色殷殷- 96×176cm-汉风
万象和合- 96×176cm--汉风
春 晖 96×176cm--汉风
汉风是一位很有思想见解的艺术理论家和画家。作为理论家,他对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当代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的现状与走向,都有较为深刻的思考,他发表的许多文章充分说明这一点。他善于思考的品质和能力也反映在他的中国画创作中,并赋予他的中国画以独特的个性面貌。
人们一般会认为,理论家需要有思想见解,而画家只要有成熟的技巧就可以了,不必多去考虑思想、观念、理论这一类问题。其实,画家在从事创作实践的同时,如果多关注些艺术理论,肯定对自己的创作大有好处。画是通过形式诸要素的组合来表现美感,诉诸人们的感官与心灵,启迪人们的思想与智慧的。它要传达的某种观念暗藏在形式之中,有时是艺术家的追求,有时又并非艺术家本人所自觉。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暂且不去说它。但是,所有绘画作品不仅是为了给人感官的愉悦,而且要传达思想、感情。这一点,大家是没有疑问的,只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己。
汉风在研究哲学、美学和美术理论的同时,以浓厚的兴趣从事中国画实践。他主要画花鸟、山水,他的信念是:艺术的根本在于表现自己鲜活的生命与独特的存在。他关注构成中国画形式的笔墨技巧,努力钻研其法则和奥妙并加以运用。但是,他更重视在创造中表现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重视体现被他认为是“直觉力和穿透力”的那些品质。他力图达到“把握生命、把握存在、创造文化、创造大美”的高境界。他从哲学的高度把悲剧意识看作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动因之一,也是真正崇高之所在。”汉风的这些理念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表现。他是一位很有激情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但他决不照搬客观现实,而是善于提炼、概括,用合理夸张的手法描写自己内心最突出的感受。他以意取象,以神写形。他的画多用粗犷而有力的线条,用浓重的墨,敷以色彩,描写客观对象,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怀。在构图上,他打破传统文人画的章法,以奇突取胜。画面的整体气势是他孜孜以求的,点擦皴染的功力均服从于画面的统一基调,同时不忘细节的艺术魅力。在墨与色的关系上,他遵循“色不压墨”和“色墨混用求其韵”的原则,在它们的和谐或对比关系中以求表达出特有的韵律感。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些被称为“气势派”的艺术家,汉风当属其列。但在艺术语言上,如上所述,汉风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不追随别人,实难能可贵。
富有探索精神的汉风正值盛年,他的画和他的理论研究一样,会不断完善而享誉画坛和服务于社会。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原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林 间 96×96cm--汉风
金 秋 96×176cm--汉风
汉风
汉 风:本名郝荣国,1957年生,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先后就读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第十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北京、日本东京、石家庄、保定举办个人画展。应邀访问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席艺术家邀请展并进行学术交流。
出版有《汉风画集》《河北美术通史》《燕赵美术史》艺术哲学专著《生命存在与艺术存在》等专著以及十集电视专题片《中国画》。
责任编辑:杨文军
文章来源:《画界》2020年5月第3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中国画 汉风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