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画好同心圆 建功新时代—议政江苏>活动 活动

张家港市政协委员郑锋:一针一罐都是爱

2020年09月01日 04:01 | 作者:蔡克荣 张勇
分享到: 

每天早上7点不到,江苏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5号诊室的门口便排满了人。当大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白大褂”来了,就不约而同地喊着:“郑医生来了,郑医生来了。”提前半小时上班的他总是客气地说,“早上好,早上好。”这位平易和蔼、低调谦逊的“白大褂”,就是张家港市政协委员、该诊室主治医生郑锋。

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

“你可先来试试,看看有没有效果,如果有效果,就继续来;没效果也正常,针炙因人而异,不要有思想负担。”每接待一位新病人,郑锋总这样对患者说。其实,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诊疗方案已制订好了。用他的话说,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他们才会有信心。

“戴老师,你是第一次针灸吧?” 望着病友的手臂被扎得跟像刺猬一样,戴老师心里有些恐惧,十分紧张,感到郑医生明知故问,当时没理会。坐在一边的王大爷看出心思,笑着说,“戴老师,你不理解了吧,郑医生想用话题转移你的注意力,怕你紧张。”

郑锋也笑着说,“见你有些紧张,也不知道聊点啥好,所以明知故问。”戴老师被逗乐了,随即一根针下去,像蚂蚁咬了一下的痛嘎然而止。后来,她才知郑医生每次落针,都非常讲究技巧,总是用话题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尽量不受痛的刺激。

1

家住江阴周庄的一位患者被脑梗折磨多年,生活不能自理,脾气十分暴躁。一天,他被家人推进了郑医生的诊室,一听说暂时没有床位时,张口就骂家人不该送他来,来了也是白费时间。郑医生笑着说,“来来,让我先看看你拍的CT片。”看完CT片后,郑医生说,“别急,你这是脑梗,脑梗坐在轮椅上也好针炙的,怎么会来了也白费时间?”话音一落,患者感到有点不好意思,马上改口:“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脾气有些躁。”

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

郑医生有位特殊的患者一直被他当作特殊病理在探究。早年,吴女士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医学上称之为渐冻人。跑了不少医院,访了不少专家,仍不见疗效。吴女士被家人送到诊室,郑医生二话没说,就接了下来,“我试试看吧!”。

有人替郑医生担心:“这是罕见病,又是绝症,不好治,你也敢接啊?”郑医生笑着说,“我是试试看,又不是打包票。再说,总不能见死不要救吧,她也是没办法,另外我在给她治疗,同时也是在学习探究。”郑医生将吴女士的病理,一做就是七八年。七八年来,他一直公益针炙,有时还到她家中出诊。

感动之余,这位患者家属请人做了幅“银针火罐神功,德艺双馨郑锋”的锦旗送到诊室。郑医生言谢后,叠好塞进了抽屉,再也没有拿出来。有人问他为何?他说:“我是个医生,干的是本职工作,谈不上德艺双馨,针炙拔罐是我的本分。再说,我还是名政协委员,又要注重形象。‘德艺双馨’这四个字,可不是一般人挂的。”

2

于是,病友们就说郑医生是个与众不同的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许多病友喜欢称他为“郑教授”,有时称他为“中国好医生”,不过,郑锋最喜欢的还是希望大家叫他郑医生。

没有亲疏之分,只有一视同仁

“郑医生,不好意思,有几个老朋友约我等会去打牌,能不能先帮我先安排一下?”一位吴的老干部一进门就同郑医生耳语。“不好意思吴书记,您等下一次吧,这次轮不上了。” 老吴见郑医生没给面子有点尴尬,只好说明天早点来。在郑医生眼里,不管是老干部、老朋友,还是一般人、老农民,都得排队,顺序不好打乱,除非事先有电话预约。

在他眼里,这里没有亲疏、贵贱之分,大家一视同仁。一次,郑医生的诊室来了位特殊的患者。他老爸腰痛复发,被郑医生的姐姐送到诊室。姐姐一进诊室门,郑医生就对她说:“你看,我现在这儿的病人特别多,都来不及针疗,再过一个半小时就下班了,按顺序排成不到了。你还是先带老爸买点膏药贴一贴,晚上下班后我去看他,好不好?这会功夫,我得先安排好病人。”郑医生老爸知道儿子的脾气和原则,忍着腰痛示意丫头带他离开了诊室。

老爷子一走,有病人就说,“郑医生,叫老爷子回来,让他先针,我明天再针。”“谢谢,你的心意我明了。但你这一弄,不等于了破了我十几年的规矩?以后,我哪好意思再要求大家按顺序来了。”郑医生的一句话,把那位好心的病人给问住了。于是,关于郑医生“没有亲疏之分、只有一视同仁”的故事,便由此传开。而郑医生说,“面对患者,只有一视同仁,做起事来才会义无反顾,否则,既要考虑亲人又要考虑朋友,你们不就是就靠边站了?!作为一名医生,特别是名政协委员,更要注意形象,身体力行。”

3

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私下常开玩笑地说,患者在你心中占据多大位置,你在他们心中就有多大地位。家住江阴新桥的一位卢大爷风趣地说,“这里的医院不像医院,像是食堂的窗口,大家自觉排队,遵守顺序,没有亲疏,只有先来后到;这里的医生不像医生,像家里,把每位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亲切贴心;这里的患者最文明,大家耳濡目染,既不插队也不搞特权。”(蔡克荣、张勇)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