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关于座谈会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
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召开之后,多位委员就开始了认真地学习。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委员们纷纷表达,此次座谈会传递出的目标导向明确又充满定力,其中很多内容令人印象深刻,并有所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形成国内大循环,其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需要建立新产业发展观,持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实现生态与文化价值转换,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以资源促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带就业,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化振兴、社会和谐。
“只有让农民富起来,才能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只有让农村美起来,才能成为吸引城市居民的美丽乐园;只有让农业强起来,才能确保农产品安全供给,起到‘压舱石’的作用。”闵庆文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宗
座谈会传递出的三大信号: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的战略定力,二是坚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意志,三是坚持扩大开放的博大胸怀。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尽管我国有足够的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但绝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仍然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坚定不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陈宗说。
陈宗表示,郑永年先生参加这次座谈会,令人关注。郑永年先生是长期旅居海外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著名专家,这次受邀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向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开放程度,说明中国政府敞开大门,愿意倾听各个方面的意见,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
“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用战略定力、坚定意志、博大胸怀,展现出了大国的样子。”陈宗最后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经济社会 专家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