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我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顶层设计构建形成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高志民)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自然资源部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海域海岛七类资源,系统重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创新研究调查业务体系,统筹设计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形成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在通报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工作推进情况时表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科学构建涵盖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地下资源层,管理层的自然资源分层分类模型,通过空间位置关系形成完整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系统布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明确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建设、分析评价和成果应用五项工作内容。其中,自然资源调查分为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两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描述自然资源总体情况,立体反映自然资源综合特征;自然资源监测掌握自然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实现数据的持续更新。
王广华表示,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集成管理各项调查监测成果;开展自然资源分析评价,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与保护开发利用情况;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同时着眼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要求,明确从法规制度、标准、技术以及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推进业务体系建设。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将围绕保障调查监测成果的共享应用,从四个方面加强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实现包括涉密内网、业务网、互联网和应急通信网在内的网络联通,为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提供分类的网络通路;二是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保障自然资源部门内部、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调查监测成果的处理和使用;三是建设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对自然资源“一张图”的分布式综合管理、应用支撑和共享服务机制;四是利用包括调查监测成果在内的“一张图”,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政务服务、监管决策三大应用体系,更大发挥调查监测成果的作用和应用效益。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自然资源 调查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