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农村文化建设群众参与是关键
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章程:
驻村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今年6-8月份,青墩村举办了三场文化活动。第一场是有关单位组织的“送戏进村”活动,观众只有20人左右,跟演员人数差不多。第二场是“送电影进村”活动,结果观众更少。第三场是今年7月1日晚举办的“庆七一·淬初心”群众联欢活动。活动由村里主办,演员都是群众,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器乐演奏、三句半等等。由于在疫情期间,所以没有刻意宣传,结果一下子来了500多人。
三场活动,两种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在我看来,主要在于群众有没有参与,参与的程度深不深。在筹备联欢会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担心群众不积极。事实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群众非常积极,一共报了30多个节目,大大超出预期。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我们邀请1名艺术老师和1名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节目进行指导,有些平时散漫的群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每晚准时参加排练,展现出很强的荣誉感、责任感。
通过这三场活动,我对农村文化建设收获了三点体会:一、群众需要更加有力的指导。可以借鉴体育指导员的做法,探索建立文化指导员制度,既加大政府投入,又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二、群众需要更加有序的组织。群众中不缺少文化人才,但是缺少发现,缺少舞台,缺少“组织起来”。可以借鉴扶贫专干的做法,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在每个村设一名文化专干,负责文化建设。三、群众需要更加有效的供给。时代在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只有更加有效的文化供给,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思想文化引领。
编辑:丁典
关键词:群众 文化建设 农村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