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扶贫>资讯
“脱贫攻坚路上一定有我”
——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常委张卫的帮扶故事
“张阿姨,我这些天工作忙,提前祝您中秋节快乐!您要保重身体,特别想您。”十一假期,在深圳市工作的李小英的电话如期而至,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常委、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在电话这端露出了笑容。
“小时候我家穷,父亲很早就离世了,母亲又患有重病。就在家里最难的时候,张阿姨来了。”对李小英而言,张卫就像她另一个母亲。“从小学到参加工作前,张阿姨给我花了20多万元,每一笔资助我和妈妈都记在本子上,对我们来说,她就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如今李小英在深圳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张卫也深感欣慰。
“2005年我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小英家的情况,她当时已经因为家贫辍学。我去到她家,看到房子又低矮又潮湿,小英母亲又患病卧床不起,心里特别沉重,于是开始资助小英一家。”张卫回忆道。
“可能是我曾经做过教师吧,对孩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见不得孩子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如今,张卫在安化、桃江、赫山等地资助了百余位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共捐款160多万元。
除了孩子,家乡的贫困农民也一直是张卫心头的牵挂。“要发展产业,带着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带着这样的想法,张卫辞去教师工作,在家乡创建了“西施生态园”。
2016年初,湖南省政协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三个一”行动,张卫积极参与,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帮助和改变更多的贫困家庭。
为此,她先后在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衡龙桥、泥江口、邓石桥和桃江县桃花江等地,投资5000万元在流转废弃荒山建生态园、国家油茶示范林或珍稀苗木基地,在常宁市流转废弃荒山建设万亩油茶基地。还协同益阳市林业部门在桃江、沅江等地帮助农民兄弟开垦废弃荒地。
老孟一家是赫山区衡龙桥镇典型的特困户,夫妻俩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生活全靠儿子在外打零工维持。“他们一家当时住的房还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破旧土木结构瓦房,门窗好多地方都腐烂了,真是风雨飘摇。”张卫回忆说。随后,她多次来到老孟家,动员他们种植珍稀苗木。
“张卫当时没少往我家跑,因为没钱,她先给我们垫了2万元,还免费给我们提供珍稀苗木、有机肥料和种植技术。种出来的东西也不愁销路,张卫每次都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老孟说。
老孟掰着手指算了算,现在他家的10亩地种植珍稀苗木,每年纯收入有6万余元。“早摘了贫困帽啦。”老孟笑着说:“没有张卫就没有我们一家现在的生活。”
老孟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张卫捐款百余万元,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珍稀苗木20多万株,发放有机肥料130多吨,帮助120余户贫困户增收400多万元,户平增收4万元。
不仅是湖南,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镇土坪村修复生态、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也有张卫的身影。
铜仁曾是国内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们开展生态修复。”2018年3月,张卫通过种植抗逆性经济植物苎麻帮助土坪村恢复生态环境。
如今,土坪村处处绿意盎然,村民们的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不仅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张卫先后获得“全国最美生态公益人物”“湖南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帮助他人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自己,内心是丰盈和满足的,未来我仍会一往无前走在扶贫帮困路上。”张卫坚定地说。
(李保)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湖南省 益阳市 帮助 贫困 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