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国庆假期不休假志愿服务暖人心

2020年10月13日 11:29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在不少人选择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的时候,11岁的刘禹齐去了4次中国科技馆科学乐园。8天时间里如此频繁地到同一个地方,面对身边小伙伴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眼神,禹齐常常是微微一笑,继而自豪地说上一句:“我去做志愿者!”

刘禹齐(右)为参观的小朋友讲解“地球四季”  受访者供图

刘禹齐(右)为参观的小朋友讲解“地球四季”  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假日期间的咨询量有所上升,中国科技馆重启已暂停8个多月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小小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平时就热衷于志愿服务的禹齐早早地报了名。直到第一天“上岗”,换好服装,带好耳麦,面对要介绍的展品——地球四季,她兴奋激动的内心更多了一份忐忑。

“那天,有个小女孩在看到地球后马上跑了过来,还一边回头高兴地说:‘妈妈,看,地球!’我走过去为她们讲解地球四季是怎么来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和太阳的关系……”禹齐记得很清楚,小女孩眼睛始终盯着模型,听得特别认真,“这让我瞬间有了自信,讲解也拓展到更多和宇宙相关的知识。”

“她长大想当宇航员,我让小妹妹离她的梦想更近了一步,这是我第一次成功。”禹齐告诉记者,她每次服务1.5小时,其间要讲解科学知识、维持秩序,同时为参观的小朋友答疑解惑,“虽然很累,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很快乐,因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很骄傲自己为科学知识传播献出了一份力量。”

这个假期,很多志愿者像禹齐一样,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间,活跃在景区、公园、场馆、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义务讲解、咨询服务、免费热水、宣传引导、紧急救助等志愿服务,一个个感人瞬间,汇聚成首都北京的脉脉温情。

记者获悉,截至今年7月,通过“志愿北京”网站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440万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已经成为许多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

首都北京只是全国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中秋国庆8天长假中,杭州市逾8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仅10月1日当天就有3.2万名志愿者上岗。

为了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在杭州人气最高、人流量最密集的湖滨步行街,志愿者组成“人墙”。每当路口绿灯亮起,“人墙”自动“打开”,游客有序地涌向马路另一侧;红灯亮起时,“人墙”再次“合拢”,保障车辆顺畅通行。

“被市民游客频频点赞的志愿者‘人墙’,是杭州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写照。”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沈廷冲多次在国庆假期参与志愿服务,在他眼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这就是杭州志愿服务最真实的样子。

“对于解决问题后的道谢,我非常受用,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我们此刻的付出是能够让他们在旅途中少一分焦虑多一分愉悦的。”10月8日,一段写在微信朋友圈的感言,让大学生志愿者汪莹的环湖公交志愿服务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相信这也是所有志愿者在国庆假期依然将精力投注于志愿服务的缘由所在。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志愿者 国庆 假期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