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首部欧洲启蒙时期外文手稿《论语导读》入藏国图

2020年11月05日 09: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杨岚)11月4日,法文本《论语导读》典藏仪式暨展览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出席活动并致辞。

微信图片_20201105093846

开幕式现场

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高潮迭起的17世纪,法国文化界开始关注儒家学说的完整内容。《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1687年巴黎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是《论语》在西方的第一个拉丁文译本,1688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贝尼耶为法国王室而作法文本《论语导读》,第一次用法文表达了孔子的思想。《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引发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杰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关注,大大推动了欧洲学者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研究热潮。

微信图片_20201105094216

微信图片_20201105093820

此次入藏国家图书馆的《论语导读》,是1688年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也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手稿。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典籍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国家图书馆还特别举办专题展览,展出《论语》在日本和朝鲜的刻本,以及17—19世纪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译本,反映儒家经典当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情况。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伏尔泰全集(哲学辞典)》,以体现他对“论中国”词条中对孔子的推崇;《狄德罗全集》内则以“中国”“中国哲学”两个词条对儒家思想基本概念和《论语》的语录节译,肯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制度的合理性和儒家道德哲学的普世价值。

微信图片_20201105093830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饶权介绍,接下来还将做好《论语导读》典籍的保存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开展学术研讨,会同有关研究机构全面、深入地发掘其价值,向社会各界展现各国文明的美好相遇和对话理解,展现不同文明的相互交融与共同发展。

据悉,展览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2月6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论语导读 欧洲 入藏 首部 启蒙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