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王相伟:以融合发展核心优势 开创政协传播新格局
中宏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王镜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置身历史新起点,在擘画未来5年乃至15年发展蓝图之际,以怎样的创新姿态、改革步伐,发展眼光与战略胸襟推进媒体融合备受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人民政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相伟
日前,人民政协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相伟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时代之需
中宏网记者: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您怎么理解当前形势下,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媒体融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意义?
王相伟: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文件和战略部署,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外部发展环境都有了新的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承担的使命任务前所未有,必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才能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中央据此作出战略部署,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也是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改革新使命。
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阅读习惯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融合发展是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适应这种变革、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必由之路、必答之题。事实上,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主流媒体在以网络空间为主体的舆论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中坚力量,对于很多仍在探索之中的媒体而言,对于融合的认识也已从"要我融"进入到"我要融"的阶段,甚至到了"不融即淘汰"的生死存亡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连续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对媒体如何适应时代之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打造凝聚共识的新窗口
中宏网记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您对新时期如何把握媒体融合战略新机,进一步提升人民政协宣传报道的影响力和统战效能有何前瞻思考?
王相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时代政协工作做出一系列新论断,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赋予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也对人民政协宣传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政协媒体如何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仅靠传统发展模式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信心与勇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融合发展。首先是推动包括人民政协报在内的全国政协办公厅所属报刊社的深度融合,将其打造成融合发展的旗舰平台;其次要以此为统领,深度融合地方政协所属报刊社和网络新媒体,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政协系统宣传融媒体平台;第三要眼光向外主动寻求机遇,通过与中央新闻单位、新媒体头部平台的深度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打造内外兼融、以我为主的融合发展格局,跨越式提升新时代政协新闻的传播力和人民政协的影响力。
为此,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着力改变旧有话语体系,以让大家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感兴趣、记得住的方式讲好政协故事。例如围绕全国政协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我们推出了"有事漫商量"微信公众号,用受众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漫画形式,幽默诙谐讲述这些议题的重大意义与热点难点,鼓励网友发表意见建议并整理呈报相关部门甚至反馈在会议中,以期形成网络议政闭环。
而"假如我是委员"小程序则是充分整合政协组织与委员资源,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的服务性新媒体平台,让服务与宣传完美融合。小程序上线至今已经有330000+用户注册了虚拟委员,共计提交6000多件虚拟提案。150多位各级真实政协委员、10余家地方政协入驻并与虚拟委员积极互动,产生的优质内容既可以为委员履职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良好素材。有的省级政协还专门下发通知鼓励委员入驻,有的地方政协还将利用小程序服务委员履职写入常委会工作报告,为这一服务性平台的网络议政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升级改造了政协号客户端,通过优质内容与服务吸引地方政协入驻,目前入驻单位已达75家,平台聚集效应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这些平台有效整合了我们拥有的核心资源,充分体现了其他新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既牢固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也很好地扩大了人民政协的影响力,更让我们找到了融合发展进程中独特的、独有的特色之路,这也将成为我们今后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王相伟 政协传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