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三位政协委员开启艺术教育的“知而行之”:教何为,育为谁?
小雪至,冬始俏,这本是申城冬日里的一个寻常下午。
11月23日,在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的支持和推动下,沪上著名的教育品牌“上海小荧星”与申城教育界国际教育领跑者“协和教育中心(集团)”正式“牵手”共建。签约仪式上,市教委有关领导为共建基地揭牌。
“小荧星与协和教育的合作共建,作为艺术进校园,教育系统试点先行者,将为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在全市中小学艺术美育工作中推进社会机构与学校团结共建的思路及途径开创先河。”出席签约仪式的市教委有关领导表示。
放到更大的背景中观察,此次“牵手”的意义则更为深远。2018年,教育部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不过,唯独艺术特长没有被教育部取消高考加分。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教体艺〔2014〕1号、教体艺〔2015〕5号、国办发〔2015〕71号)等,这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
此次“牵手”双方的当家人,都是市政协委员。上海小荧星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上海儿童形象的代表,不断亮相各类国内外高规格活动及重要赛事,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类比赛金奖,被誉为上海的城市名片。此次“牵手”校方,在小荧星总校长、市政协委员沈莹坦诚:“这是我们第一次与基础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期待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成长综合发展空间。我们始终相信,重视艺术教育有助于孩子的行为、语言、表达、心灵自愉自善。”
协和教育集团自1993年开创以来,一直秉承“中西融合”教育宗旨,对于此次“牵手”专业艺术机构,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市政协委员卢慧文表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引领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有赖于学校、家长、社会各类专业力量的和谐共处。”
不仅是两位市政协委员在探究、践行“教何为、育为谁”的艺术教育,关注此次签约活动的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也表达了他的思考和观点:“小荧星与协和教育承载着我们这座城市的‘艺术梦’和‘教育梦’,两者都发端于中国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见证了过去三十余年间中国向世界开放、改革发展的历程。这次合作,是在新时代这两个梦想的延续和内涵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目标,并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胡卫说:“过去,我们培养学生偏重于知识、文化。那么,到底是育人重要还是育才重要呢?我想更重要的是育人。艺术教育同时也是品格培育的重要路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沈校长和卢校长对于艺术教育的探索方向,我很是赞同。”胡卫表示:孩子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创新,可以体验想象力。因为艺术教育是发散性的、是非线性的,是创新思想的驰骋。艺术也是生活的人文表达,无论水平高低,都将能使精神获得成长。艺术的语言是世界的语言,人们在欣赏和创造艺术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感召力,促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共处,利用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衷心希望小荧星和协和的签约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真正合作的开始,是在实践和研究的探索中,在资源、空间、资金,人力资源、教师、课程等多维度开展合作。这也是党中央最近关于加强改善艺术教育重要规定的重要举措。”胡卫期待着小荧星和协和,在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例如,探究美术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人的艺术素养与审美素养间的关系,学校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等等。
小雪翌日,寒风南下。冬日里的牵手,是为了春天里的起步,签约仪式上的上海教育人们也共同期待着艺术教育美好的明天,而我们的各级政协委员,也正或知而行之,或行而知之。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教育 艺术 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