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满格”毕节:抢抓“电普”机遇 打造通信脱贫生动样本

2020年12月04日 09: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毕节12月4日电 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宣布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式完成。

全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30余年来,在摆脱贫困的历程中,毕节趟出了一条突破经济贫困与生态恶化的新路。

微信截图_20201204094050

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茅栗坪村的电商综合服务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及毕节,为新时代毕节试验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的中国,已然走在信息的快车道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亦是要实现全国包括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电信服务全覆盖,让所有人包括贫困户都享有信息发展的便利和红利。

据了解,因毕节市全境山高路陡,通信网络建设相较平原地区成本高、速度慢,困难重重。截至2019年,仍然有6397个30户以上自然村没有移动信号覆盖。

“以前手机信号一点也不好,打电话也打不出去。”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茅栗坪村的一家电商服务站店主吴春兰介绍说,现在我们不仅可以上网,网速也好了,走到哪里手机信号都特别好。2019年,吴春兰在家做起了电商,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日子,不仅可以陪伴两个孩子成长,还实现了全家脱贫。

这样的改变,不是个例。据毕节市工信局局长桂祥友介绍,毕节市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以下简称电普项目)为抓手,实现了行政村4G网络和光纤网络,以及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同时,以网络覆盖助推电商进村入镇,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现有电商产业园7个,培育年交易额达500万的电商龙头企业共计45家,电商站点1325个,农产品网络零售大幅增长,完成1.2436亿元,同比增长239.8%。

然而,这些数据的背后,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满格”的毕节,有着无数人“满格”的热血和动力。作为毕节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毕节市分公司总经理夏友志谈起建设958个4G基站的经历,难掩激动与兴奋。“这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必须打赢的通信脱贫仗。”据介绍,2020年度第六批电普项目于8月13日启动实施,总体工期要求在2020年10月20日全部完工交付。这其中,毕节市5个贵州省9+3督办县区,合计建设站点723个要求在9月底全部完工,建设工期不足50天。

时间紧,任务重。各方的接力与协同能力、奋斗和奉献精神得到充分考验。“我们成立了市、县两级通信联合建设领导小组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项目试点规划、建设等工作,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形成市、县、乡三级协同联动机制。严格按照‘一日一调’的调度机制,紧盯各县(区)特别是涉及脱贫攻坚‘9+3’挂牌督战县(区)项目进度情况,对148个疑难站址进行台账管理,工作专班成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施工企业顺利进场、快速开工。”桂祥友介绍政府部门工作时如是说。

政府解决机制问题,中国铁塔毕节市分公司解决建设问题。夏友志介绍,在项目开工前,我们与运营商开展联合查勘、联合会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在实施阶段,采取“互联网+现场调度”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并与运营商开展“双日调度”方式,建立进度共享、质量共管、困难共克的工作机制。通过这种高效协同,交付给运营商的站点,运营商在3天内可完成开通,保证了交付站点开通率。

微信截图_20201204094137

铁塔施工人员徒手搬运塔材到山顶

难而更艰苦的在一线。一面是陡峭的群山和泥泞的山路,一面是百姓对通信的需要和国家对脱贫的要求,施工人员只能不分昼夜人背马驮。中国铁塔毕节市分公司通信发展部负责人毛斌带领媒体采访团走到山上的一个基站前向大家介绍,为了抢工期,铁塔公司组织施工队在山上搭雨棚帐篷驻守,近20吨的建材物资和设备搬到山顶上足足搬了六七天,搬运过程中甚至有马被累死,换了三次马帮。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任务多么艰巨,如期保质完成电普工作,就是铁塔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企合作,聚力攻坚。毕节市以电普项目为契机,打造出通信脱贫的生动样本,并因建设体量大、疑难站址多、协调力度强、开通速率快,获得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全市共有6个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表彰。其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桂祥友被评为先进个人,中国铁塔毕节市分公司获得先进集体,一线员工王榆文被评为先进个人。(闫秋图)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脱贫 毕节市 通信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