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百姓受益“云科普”红利,看病不再难与烦
过去,患者就医时常常感到“两眼一抹黑”,在就医过程中会反复询问医生一些基础性问题。而这种大量重复性劳动,不仅消耗了医生的精力,也压缩了留给患者解决核心问题的时间。现在,这一现象在宁夏有了很大的改善——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了宁夏掌上健康平台,以电子健康应用为核心,为居民提供在线挂号、费用结算、病历记录与查询、健康科普教育等服务。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深入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先后出台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健康知识普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提出“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10项服务30条措施。
自2018年7月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获批以来,宁夏现已建成“卫生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卫生、医疗管理等系统,构建起覆盖到乡村的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今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与有来医生围绕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健康医疗数据库,以宁夏掌上健康平台上的数据流作为基础,综合分析患者所患病症,并针对该病症在用户的宁夏掌上健康APP推广普及相关健康知识。有来医生作为专业的“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平台”,正在银川试点将健康科普有机融入患者诊疗全流程,以期实现“边诊疗边科普”,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清清楚楚看病、离院后也能踏实安心。
科普贯穿诊疗全流程,医院医生患者同受益
“早期,医院也会经常性地开展传统科普宣传,传播范围相对还是比较窄,而且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传统科普有很大局限性。”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叶丹表示,“在接触有来医生后,这种新型模式把医学专业知识辅以具体规则设立,用普适性的传播方式传递给大众,正好弥补了传统科普模式的不足和缺陷。”
同时,医生在科普视频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了不同于日常工作状态下的精气神,不仅拉近了医患距离、普及了医学知识,也让医生个人产生了光环效应,逐渐带动了整个医生群体的参与热情。他们意识到,互联网科普不仅能让患者受益,从自身角度来讲,跟患者沟通效率提升了,自身技术能力更随之攀升。
从科普难觅到精准获取,从就医无序到理性有序
“ 医院在挂号大厅、候诊室、检查室等患者密集的地方,用大屏循环播放我们医生录制的科普视频,目的是让患者既能通过科普视频了解相关知识,也能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李丽芳说起目前医院推行的科普新模式很是赞同,“我和同事在录制科普视频时,会选择科室常见问题进行回答。患者对此也主动反馈,科普视频对他们帮助很大,心情不那么焦虑了,跟医生沟通也更有针对性。”
视频中医生声情并茂将晦涩难懂的医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了,患者也不再觉得医生是冷冰冰的。同时,患者在经过科普后了解了基础性知识,也让医生能更细致地对病人个体疾病情况进行分析诊断。
科普本质:让患者看病不烦,实现快乐就医
经常听患者抱怨平时去医院看病见到医生的时间超不过五分钟,现在银川市群众通过“银川健康广场”小程序、医院公众号推送的针对性科普内容,既暖心又能得到专业指导。
32岁的张女士非常认同这个科普模式。“我去医院看病,医生进行了诊断,因为之前也没得过这个病,本来心里是既陌生又担心的。就诊当天,医院公众号就及时地给我推送了关于这个病的科普视频,我感到意外的同时又觉得特别暖心。”她表示,医院公众号及时推送的信息清晰提示了为什么要做相关检查,去哪里做,要做哪些准备等。这让她在医院就医不再感到迷茫。“即使回到家,公众号还能根据我的就诊情况定期提醒我吃药和锻炼,还有相关饮食指导,很赞!”她说现在就医不再打怵了,因为宁夏掌上健康APP让她倍感轻松。
目前,有来医生正紧锣密鼓地按照“点、线、面”全面布局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国医疗机构科普教育建设。以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健康科普知识,在医院相关APP上自主点播学习各类健康知识和就医知识。(晓杰)
编辑:何方
关键词:科普 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