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中陶会学术年会聚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五育并举融合发展”
2020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促进五育并举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德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东平、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李洪天、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党组织书记崔祖瑛、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西南大学博导宋乃庆、中国教科院博士曹培杰、以及中陶会分支机构负责人、中陶会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地方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广大校(园)长、教师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12日上午的会议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闻发言人、中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分会理事长王旭明主持。吕德雄、苏新颖、马涛为年会致辞。吕德雄在致辞中阐述了此次年会暨论坛的意义。对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一文件,他指出,这一文件瞄准顽瘴痼疾、扭转“五唯”育人导向,明确了科学评价的定向,回归了育人初心。同时,他也阐述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关于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的内容。苏新颖在致辞中介绍了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正在开展的项目。马涛在致辞中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当今世界的复杂局势,他指出,教育改革应有全局意识,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张天保讲话指出,学习、研究、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目的就是要以深化教育改革“五育并举”为切入点,以育人方式的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宋乃庆在《新时代中小学增值评价》的报告中提出了四个问题与思考,重点讲解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增值评价的内涵、基本特征等五方面的内容。曾天山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报告中详细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12日下午,年会由吕德雄主持。申继亮作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报告。对于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谁来做及如何评价等问题,他都进行了详细阐述。褚宏启在《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21世纪关键素养——21世纪素养、国民核心素养、共同素养、关键少数素养、高级素养、信息素养。同时,他还对高级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曹培杰作了《面向未来的课堂革命与评价转型》的报告,介绍了信息技术支持下当今课堂教学及评价的改变。杨东平在报告中阐述了一些自己关于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
13日上午,年会由李洪天主持。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中陶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卢志文分享了他的新时代考试观,提出了自己关于考试“指挥棒”如何正确地指挥的看法。接着,新教育研究院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博士李东琴讲解了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大数据考试技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全国行知校长共同体秘书长周喜军分享了他关于构建区域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年会暨论坛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召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上,吕德雄汇报了中陶会换届延期的方案及换届的准备工作方案等工作。
据了解,本次年会暨论坛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中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中陶会体育运动专业委员会承办,旨在通过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解读,从不同层面探讨教育评价改革如何落地实践,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甄晓燕)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教育 行知 陶行 中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