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数字版权如何保护?技术或成突破口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杨岚 实习记者 陈姝延)“数字化时代的第三个特点是,数字作品的复制手段极其简便,简便到只需两个手指动作即可完成,即Ctrl+C和Ctrl+V。当法律变得无助的时候,技术也许是无奈之中的唯一选择或补充。”近日,第10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暨中国数字内容服务大会在京举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化出版融合”分论坛上表示。
在国民阅读和消费转型的强力带动下,我国数字出版业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9881.4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1%。
伴随着数字版权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也面临着猖獗的网上侵权盗版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1400多个电子书网站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只有4.3%,盗版网络文学按正版计价,PC端损失将达到29.6亿元、移动端付费阅读收入损失达50.2亿元,合计79.8亿元。此前的一项统计也显示,我国活跃盗版电子书网站数量达到1.5万余家,其收入超过了正版书网站的8—10倍。
“最初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只是单纯的加密封装、限制使用,这种方式虽然保护了内容作品不被非法侵权,但同时也使内容阅读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张立介绍,随着数字水印技术的出现,内嵌特殊痕迹对非法盗版行为可以追踪打击。今天,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经演变成了具有多种分支形式的数字内容作品的版权保护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内容产业的发展特征,新的研发探索也在不断尝试,包括版权标准的制定,多种内容粒度的授权机制,灵活的硬件绑定技术,面向不同网络和使用模式的分发技术,以及针对多种媒体形式的版权保护机制等。
编辑:杨岚
关键词:数字 版权 技术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