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1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主席谈

盐城市政协主席陈红红:系统推进沿海发展 打造绿色转型典范

2021年01月26日 11:37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区域,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要把沿海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提高站位,把握规律,以世界性眼光高起点布局,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把握机遇,加快推进。系统谋划好江苏沿海“十四五”发展,既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时代命题,更是“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为推动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省政协委员,盐城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红红建议:

(一)启动制定新一轮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意见。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但随着政策文件的相继到期,以及区域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沿海地区急需新一轮政策意见的支持。建议围绕娄书记在沿海调研时提出的:“系统谋划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色彰显的新路子,努力把沿海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要求,启动制定新一轮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意见,聚焦推动沿海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沿海基础设施网络、创新沿海体制机制等,加大沿海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沿海竞争新优势。

(二)支持沿海开放合作载体建设。用开放载体建设支撑战略目标实现,是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以盐城为例,目前拥有中韩(盐城)产业园、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滨海港工业园区三个高层次沿海开放合作载体。其中,中韩(盐城)产业园是“一带一路”合作创新国家级载体,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平台,建议大力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推动设立中韩投资合作基金和韩资保险机构,支持中韩(盐城)产业园建成我省对韩大企业合作项目承接地,建立省级层面重大项目招引协调联络机制,围绕双向交流打造中韩产业合作标杆;支持中韩(盐城)产业园纳入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沪苏两地第一家省级层面合作共建园区,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将其纳入江苏省和上海市相关规划,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滨海港工业园区是淮河流域面向东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建议支持滨海港工业园区建成省级开发区,加快建设河海联动示范区,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三)支持沿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加快建设江苏沿海多层次一体化铁路系统,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将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盐淮高铁、新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纳入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推动沿海构建一体畅联的高速路网,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尽快启动临海高速规划研究,支持将临沂至盐城高速纳入国家层面高速公路规划,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加快盐城港开发开放步伐,推进滨海港2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码头等工程建设。

(四)支持盐城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盐城未来发展的定位:“要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的典范,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作为盐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新能源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逐步构建装备制造、资源开发、综合应用、创新协同四大体系,2020年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超620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942.37万千瓦,产业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国内沿海地区绿色发展风向标。建议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支持盐城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