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孙金诚)本以为没有什么价值的老院落,竟有人以高价承租。原因是当地的生态产品有价值。绿水青山之下,一些村里闲置的资源完成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概念渐热。全国两会前夕,民革中央公布了《关于完善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建议加快建立完善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发挥自然资源制度政策在促进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中的导向作用。
优质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因为有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中国最偏远的乡村,那些最具乡土特色和旅游价值的历史遗迹、风土民情、古宅院落、民歌民调等资源成了抢手货。各方投资者正在与城镇化建设的推土机赛跑,在保护乡土特色和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开始收割投资成果。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是从制度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尽管各地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作过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设计存在不足,制约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的实现和综合效益的显化。
记者注意到,日前,自然资源部先后印发两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希望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并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必须完善我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度设计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场配置、各方参与的基本原则,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等多元主体参与;加快构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流域生态补偿、自然资源要素生态补偿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政策;制定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制度规范,开展多个领域的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试行有关权益抵押等金融产品,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提案还建议,开展生态产品产业化经营政策;健全完善生态产品监测评估制度,加快推进自然生态本底的调查和产权登记,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