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照宁)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率先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现实需要。厦门作为“一带一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经济外向度高达107%,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5,在建设空港保税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夏先鹏认为,通过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厦门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便率先对台“顶格”开放、服务对台特殊使命;在配套服务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的同时可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探索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条款对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为此,夏先鹏在今年带上全国两会的《关于在厦门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议》提案中建议,请海关总署支持厦门紧盯新机场建设机遇,根据厦门市航空产业搬迁发展实际和申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需要,重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等“五大中心”,聚焦航空维修制造、国际物流与分拨等临空产业,力争建成面向金砖国家开放重要窗口、两岸融合发展前沿平台、区域协同发展重要引擎,成为国内临空经济发展典范。
同时,请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厦门率先在空港综保区及其联动发展区域内率先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试点。允许注册在指定区域内的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在购买租赁物的资金50%以上来源于自身的国内外汇贷款或外币外债,或者租赁物从境外租入并需要对外支付外汇租金的情况下,可以收取外币租金,且收取的外币租金可以结汇用于上缴境内税款,破解厦门市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