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吴志红)一场大火烧掉了近400年历史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老寨,令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十分痛心。近年来,傅军因为开发文旅产业,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颇为了解,3月2日,傅军委员表示,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必须保护好、开发好、继承好。在管理上要下足绣花功夫,保障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能更加持久地留存于世。
傅军说,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有多种管理模式,翁丁村老寨火灾事件提醒我们,必须以此为戒,在管理模式上查漏补缺。
傅军举例说,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模式中出现了一种“人屋分离”现象,存在较大的管理缺陷,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人屋分离”现象指的是,在旅游业兴起后,一些古村落的村民被要求搬迁到新的居住地,原来的村落成了村民上班打卡的地方,村民白天在老村工作,晚上打烊后返回新村生活。老村成了空村,防火等无人管理。
傅军认为,这种模式导致村落“空心化”,影响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不是单纯的传统建筑,而是包含了传统建筑、村民生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要素的生态群落。“人屋分离”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房不怕住,就怕空置。”对于房屋特别是传统建筑来说,有人居住使用,可以做到经常维护修补,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这样就能确保房屋的健康。如果空置,导致无人看管,房屋可能加速老化,甚至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他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人不离屋”,统筹规划,科学管理,让村民回到村落,做到“村人合一”,实现共治共享。政府应加大保障补贴力度,充分考虑村民的生存需求、发展要求和公平诉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住得方便、住得舒心,切实得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惠。
傅军最后强调,还应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例如成立由专家学者、公务人员、地方文化学者等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宣讲团,并建立起定期宣讲制度,为村民宣讲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