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曲新勇提案聚焦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振兴:

乡村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03月03日 23:26|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韩冬)3月1日一早,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曲新勇趁着集中前的一点空闲时间,再次打开那张标注了调研情况的中国地图,就着清茶,认真地修改着准备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个人提案——《持续加大帮扶力度 确保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同步实现发展振兴》。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简短地分享了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之后,曲新勇很快将话题转向了自己正在撰写的提案之上,他表示,虽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绝对贫困已基本得到消除,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但是,以西藏边疆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还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布局不均衡,农牧民抗风险能力弱,成片返贫的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

曲新勇一边说着,一边习惯性地指着地图上沿西藏边境地区标注的一条曲线——这是去年12月初,曲新勇从西藏日喀则到阿里地区5天2000多公里的调研行程。除此之外,地图上还简要标注了他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产业链缺失,产业分散,规模小”“人才十分匮乏,在科学养殖、种植方面差距明显”。

为此,曲新勇建议,首先应总结完善推广脱贫攻坚中好的经验,如继续向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各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并形成长效机制,把到偏远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其次,各级党委、政府应学习贯彻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尽快完善、调整原有的帮扶政策,以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鼓励社会力量长期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研究争取各类优惠政策;鼓励、补贴金融、保险企业针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三农”研发各类产品。同时,还应打破原有市、县级行政藩篱,按照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的辐射能力等综合评定,在边境地区科学规划建设更多特色产业园区,高位驱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推广和完善为抓手,大力提升乡村农业产业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战中,四川省军区统筹谋划推动各单位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仅去年,21个军分区主官到点到位、500多名团以上干部深入帮扶点位查实情、谋实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总结部队参与脱贫攻坚经验时,曲新勇建议,应发挥各省军区机构全、覆盖广、信息畅、情况熟等优势,统筹安排所有涉及部队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相关的工作,形成人往点上走、钱往点上花、劲往点上使的良好局面,用实际行动展现“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