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3月4日在京开幕,3日是委员们报到的日子,报到程序简洁、快速、高效。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今年会议在形式上和去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继续佩戴口罩参会等。
由于驻会记者有限,使得委员报到反而显得更放松。这使我想起一些往届会议报到时的趣事。
我记忆中,对委员报到有两次较深的印象。一次是签到时被几个记者围住追问提案等有关问题,因宾馆较大又是第一次入住,以至于边走边回答走错了方向找不到电梯;一次是报到领材料时不知被哪个记者拍照,发在中国青年报的头版,以至于第二天收到不少朋友通过微信发来的照片。过去每年两会除了委员们在履职,经常能看到记者中午、晚上在楼道某个地方奋战的场景,如今回想起来仍感到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和去年一样,虽然驻会记者减少,人民政协报创新形式聘请了部分委员作为特邀委员记者,将两会声音、委员们关注的问题及时报道出去,使得委员记者除了自身履职外,更加关心、关注有关会议的点点滴滴,无形中又增加了特殊的使命感。一些委员记者在会前即开始采访,就一些社会关注问题,如民生问题、脱贫攻坚问题等采访工作在一线的委员,在人民政协报上给予了及时报道。
今年的报到和去年相比也有不同的地方,委员们见面亲热和轻松。如果说去年报到时对同时召开几千人的会议多少有些忐忑和担忧,那今年则是从容和坦然。这份从容来自于对国家各种防疫措施取得的巨大成果发自内心的骄傲,这份从容也是对本次必将开成一个富有成效同时确保安全会议的满满信心。作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代言人,我自己也将恪尽职守,会议期间尽力为这个特殊群体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