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有政协委员说,现在有重大议题就有政协的工作,就会看到政协委员的身影”……3月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为民讲述的政协工作,引发媒体的热议,也引发我对思考。过去的一年,有三件大事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抗疫精神,亟待总结。在2020年的全国政协开幕式上,全体与会者向英雄默哀致敬,向生命表达敬畏之情。在我看来中国抗疫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创造,必将以其深刻内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载入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的辉煌画卷,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我感觉到,它们为青少年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最生动、最鲜活、最直观素材。这样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挖掘梳理,并推动它们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因此,我提出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民主监督,填补短板。作为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领导小组顾问,自2018年以来,我十余次赴湖南,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尤其是去湖南怀化、衡阳实地考察了解到当地职业教育尚不足以支撑产业需求后,上海民进确定以职教为脱贫的突破口。我利用长期在上海教育系统工作积累的关系,从市教委提供职业学校名单中,遴选出两所顶级职业学校与湖南省衡山县职业中专签署两地三校校际合作协议。一年后,应民进湖南省委要求,又促成了沪上一批优质职校与湖南长沙、张家界、浏阳等5所职校校际合作。去年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协调沪湘两地10所职校开展线上教师培训,推动召开沪湘两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校际合作总结交流会,民进湖南省委领导对沪湘两地的合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关注教育,持续建言。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新时代的教育评价,必须摒弃“五唯”的顽瘴痼疾,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基于此,我将“尊重生命,回归教育本质”定为我主持的第十四届民进教育论坛的主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发言中说,“教育不能仅有精英教育,教育还应当鼓励把学生培养成普通人,让生活在不同城市、不同层面的人都感觉舒服、都生活得有体面和尊严,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他的发言引发很多教育人的思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加上疫情叠加影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给政治协商工作和政协委员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奋力书写履职答卷。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