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委员:

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飞进”千家万户

2021年03月04日 15:31|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孙金诚)“我今年提交的是关于家庭医生签约的提案。”电话那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黄玲亲切温和的声音传了过来。

记者不禁大为好奇,作为一位新闻出版界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黄玲委员一直十分关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和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今年怎么突然围绕医疗卫生话题提交提案呢?

“这其中有我的一份工作情结。”黄玲表示,她曾在广东肇庆市担任副市长,期间分管医疗卫生工作。“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与重要。经过去年一场疫情防控,更让人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特别是家庭医生制度在基层群防群控与社区养老中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写好这份提案,黄玲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调研,查找资料,一遍遍地修改。在她看来,为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建言献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调研中,黄玲发现,虽然我国从2016年就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在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推进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未能完全达到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落实居民个体健康管理,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的初衷。

“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因素是对推广家庭医生服务的认识不到位。”黄玲表示,有些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没有真正认识到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是预防疾病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应对社会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财政和医保资金也没有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政策引导不到位。其次,家庭医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未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家庭医生服务缺乏吸引力。另外,医疗卫生资源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短板,黄玲建议,强化政府主导,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真正把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队伍,并强化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评奖推优等方面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倾斜;建立畅顺的家庭医生服务运作机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进行细化和标准化。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