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李敏杰 付振强)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汪洋表示,深刻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开辟“中国之治”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独特治理平台。要通过深刻理解7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深刻理解去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奋斗历程,从中体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建设性和优越性,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运用人民政协同心同向的政治优势、凝心聚力的团结优势、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界别优势,促进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智慧、力量的广泛性相结合,推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和集思广益商量事相统一,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筑牢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汪洋强调,不断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制度。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已制定修订重要工作制度77项,初步构建以政协章程为基础,覆盖协商履职、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的制度体系。要坚持实践导向,及时总结完善网络主题议政、委员读书交流、社情民意恳谈、联系界别群众等实践中的创新举措和有效做法,形成新的制度规范。要培育协商文化,秉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深化政协协商实践,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平等包容等理念融入政协制度建设和运行之中,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和特色优势。要严格制度执行,尊崇制度、维护制度,自觉学习和运用制度,推动协商履职郑重有序而又生动活泼地开展。要融入协商体系,促进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联系配合,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