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别让义务教育被“焦虑”绑架

2021年03月04日 17:48| 作者:林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林仪) 教育一直是社会热点,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牵动亿万家庭最为敏感的神经。我国义务教育明确提出教育的公益性、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等要求,在法律法规、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基础教育事业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现实也面临不少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主委马光瑜指出,义务教育虽然朝公平均衡教育方向发展,但目前还不彻底,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省重点、市重点等学校分类现象还普遍存在,甚至坊间有各学校精细排名。而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魔咒越箍越紧,起跑线也越移越前,幼儿园教小学的、小学教初中的超前现象屡禁不止,课外辅导班的超前教育更是其主要目标。

“许多中小学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而作为家庭教育首要任务身心健康、为人处事这些基本内容却被挤占、忽略,目的很显然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考入好学校,这是家长角色的‘错位’,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马光瑜认为,当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分布时,社会教育焦虑就可以缓解;当“择校”压力不在时,应试成绩比重就可削弱。

为此,马光瑜建议,取缔省一级、市一级各类学校分类排名的设置,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在软硬件上的差距,教育资源在同一区域均衡分布。同时,让优秀的校长、教师在各区定期轮动,组织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巡回授课,促进学校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彻底打破各学校间的师资差异。对教师轮动所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实行评估,以交通补贴、租房补贴等方式予以补偿,以保证教师服从轮动的积极性。

“取缔义务教育阶段一切针对学业的课外辅导班,此类辅导班只是培养学生应试技能,对学生健康成长无益,反而增加教育成本,加剧教育不平等,加剧社会教育焦虑。”马光瑜建议,在学生“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的培育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素质,引导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