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罗韦)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力的补充力量,对整个社会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群众在减少不必要外出的情况下提供了有效的医疗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表示,“目前的互联网诊疗行为,通常包括图文问诊、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三种形式。对于图文问诊和电话问诊,患者担心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回答问题医生的身份,不能确定是不是医生本人在回答。另一方面,医务工作者没有‘看到’病人,仅凭病情的描述和拍照上传的部分检查报告,不能保证给出科学严谨的治疗建议。这正是医疗监管部门在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产业时最担心的安全问题。”
邢念增表示,视频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诊疗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形式,应作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主推形式。建议进一步鼓励创新,明确互联网诊疗行为的市场自由定价机制,实行按次服务定价、按服务时长定价、按照月度年度打包套餐服务定价等多种形式。并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灵活自由组团、不受时间空间的物理限制等特点,在互联网诊疗中重点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形成互联网医疗的独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