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高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浪潮来袭,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社区、家庭、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24小时健康管理,从而满足老年人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台盟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互联网和智慧养老的联系还远远不够,且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在今年两会期间,将重点关注“推进社区智慧养老”问题。
台盟中央认为,应大力推进民政部门、治安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等部门数据端口与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建立数据开放共享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和隐私数据管理,有效整合各系统资源。同时,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引导专业运营团队科学合理地利用养老信息大数据,通过智能养老平台对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深度挖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应充分利用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据处理技术,深入挖掘老年人服务需求,将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化,建立养老服务需求信息资料库,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确定、费用补贴、服务项目确定等提供依据;依托手机App平台和PC客户端,为养老服务供求信息提供交互的平台,促使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资源有效匹配。
此外,台盟中央还建议将社区养老服务所需的照看护理、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会工作、精神慰藉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社区养老服务集成系统。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老年人定期开展多样化培训,加强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帮助更多老年人掌握使用互联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服务平台上组建人工呼叫中心提供紧急救助与答疑解惑服务。建立相关协商机制,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在及时发布综合养老信息的同时,促进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多向互动,充分提高老年人的民主参与程度,保障老年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