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李元丽)“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统战部部长公保扎西表示。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新时代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在公保扎西看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既是青海融入全国大局,推动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以青海为窗口和样板,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优越性和民族工作光辉成就,但这一过程需要中央和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支持指导力度。
但,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过程中公保扎西发现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多点广,而青海是民族团结大省,经济发展小省,财力不足是示范省创建面临的最大困难。二是在实施“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上有差距。三是在挖掘整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典故事方面有待加强。
公保扎西建议,加大资金支持,为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青海全力打造“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纪念碑、宣传长廊和宣传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按照“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要求,由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围绕支持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制定和指导青海对口部门实施融合发展的具体行动,在各行各业打造创建品牌工程。特别是立足青海多民族多文化实际,支持青海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开辟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游、高原生态游,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后,继续支持青海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