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委员:你的贸然参与,和卖者的不尽责

2021年03月05日 17:56|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崔吕萍)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购买金融机构的产品进行理财和投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公私募基金、证券期货、保险公司都开展了理财业务,近几年,资产总规模大体稳定在百万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节之后,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进而导致全球市场变化的最大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升温,反映了前期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需求扩大,未来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流动性从紧的预期已经形成。

“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胀预期上升,利率上行,加上前期一些资本估值过高,也会引起我国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这给巨额的理财资金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防范投资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对本报记者谈到了这个话题。

在肖钢看来,作为居民个人,要审慎选择金融理财机构与理财产品,充分认识投资风险,特别是近年来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产品,没有保本保收益的承诺,也不会实行“刚性兑付”,因此居民个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财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要明白高收益一定会带来高风险。

而对金融机构而言,“接受了老百姓交付的资金,就要承担起为百姓理财的责任,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勤勉尽责,不辱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肖钢语气坚定。他提到,全面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保护老百姓利益的第一道防线,金融机构承担着重要责任,一定要坚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百姓,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理财产品销售与渠道的合规管理,严格规范网上销售行为,夯实产品代销机构责任,细致做好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和信息披露,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有机统一。

“当然,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走势影响也至关重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市场流动性预期的最大变量。在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面对两难或多难选择,如何拿捏好政策的时度效,以保持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已成为当前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肖刚提到,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能力、市场流动性,投资者情绪等,这些都是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企业盈利情况整体改善,特别是随着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科技类、先进制造业和消费类等企业成长潜力较大,奠定了金融市场发展的良好基础,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当前金融市场的波动,辩证分析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敬畏市场,尊重规律,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