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热旦委员:构建青藏高原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新格局

2021年03月05日 19:45|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李元丽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其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表示,近年来,我们通过以保障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为主导,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因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尚未健全,科技支撑不够,生态保护修复难度高见效慢等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加之冰川退缩加剧、冻土消融加快,青藏高原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在多杰热旦看来,我们应抓住全球变暖窗口期,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系统研究,切实强化危机意识和战略预判能力,抓住最近一二十年冰川、冻土融水增加的时间窗口,着力构建青藏高原完整、稳固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和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国家支持设立青藏高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重大专项研究基金,在“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切实加强青藏高原水源涵养能力强弱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支持开展青藏高原生态演变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生态演变规律与治理关键技术、全域生态承载力及气候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沙关系调节、生态补偿标准指标体系等领域研究。同时全面摸清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源涵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论证退化成因和恢复机理,进而以强化成果转化为落脚点,下大力气推进高原地区生态保护治理技术集成,有效推进高原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科学应对和消减因全球变暖逐步显现的负面影响。

如何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智慧化水平?多杰热旦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协调组织各省区及相关研究院所,全面摸清生态资源底数,建立青藏高原生态资源资产数据库,开展流域生态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编制全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定期开展冰川积雪湿地的变化监测,加强水源涵养对气候、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及气候变化分析预警,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防范灾害能力。同时加强高原生态监测体系建设,支持以5G基站、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为重点的“新基站”建设,逐步实现涵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实现基础数据信息与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有机统一。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加大水文监测站点布设力度,加强多源数据利用技术研究,切实提高水文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定量评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河湖健康状况,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科学化水平。

谈及如何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改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多杰热旦则建议,将青藏高原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修复明确为中央事权,通过纵向横向补偿双向发力,搭建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平台,以流域生态资产价值为基础,细化精准补偿奖励措施。强化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国家推动发行长期债券和绿色基金,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开展水权、排污权、碳汇市场交易,切实加大对主要河流上游财政困难省区的支持和补偿力度的同时,统筹考虑全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优化调整分水方案,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用水指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不断提升江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强化全域统筹协调,搭建综合协调平台,加强省区间的协商合作,着力构建中央统筹协调,部门协同配合,各省区衔接有力、联动保护、协同治理,为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和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