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宋啸峰)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很多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依然把关注点投向了民营经济。他建议通过精准调控金融资源,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薛光林认为,我国经济体系存在着国有和民营两种明显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二元结构”,都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二者在金融资源的占用和匹配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
“这种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薛光林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以及金融机构的风控机制不能满足经济新发展格局对金融的新要求、新需求。这种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公平加剧了国有、民营二元经济发展的结构矛盾,承担百分之八十城镇就业的民营经济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金融资源。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当前,迫切需要花大力气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的转变。通过供给侧改革,精准调控金融资源,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薛光林建议,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转移,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保障就业,确保构建国家经济新发展格局的顺利推进。
薛光林从具体操作角度,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行政调控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降杠杆,切断国企对低成本金融资源的依赖,避免挤占金融资源,释放民企融资空间。国企改革重点强调效率提高,以资源占用的回报率而不是规模来考核国企效益,以市场价值规律为导向,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融合协调发展。其次,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着力在当前二元结构的框架下,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金融资源的公平、合理、平衡的配置和流动,坚持精准支持,采取精准滴灌、定向匹配的方式,将金融资源向效率更高的民企倾斜。第三,以市场价值规律为准则,建立公平、合理、科学和与时俱进的信贷导向和考评标准,提高民企信贷风险容忍度以及建立与民营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