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超4”点赞 但差距依然明显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将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提升至5%~6%

2021年03月06日 17:08| 作者:张佳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张佳琪)“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4.04%,首次实现超过4%的目标,目前这一比例已连续保持8年。”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对记者谈起“十三五”期间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成果不断巩固,为“超4”行动点赞。

1 委员

(资料图)

但话锋一转,他直言,全球教育开支占GDP比重均值为4.487%,在世界有可比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中,4.04%这一数字仅居第110位。“美国教育总支出占GDP比重约为7%。作为GDP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国,我们的教育投入占比还未达到世界均值。”贺云翱说,对此我们应该满足,还应逐步提升教育经费投入。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贺云翱表示,我国已迎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还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高质量、高水平、更全面、更完善的人才教育体系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因此,贺云翱建议,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为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夯实基础,即“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提升至5%~6%。”

投入增加了怎么合理使用?贺云翱认为,首先应加大乡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乡村的中考普高率不到城市的五分之一,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很大浪费。”贺云翱担忧地说,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需要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保障供给。“从师资、学校硬件设施、招生、家庭观念等多方面下手做好支持工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逐渐实现。”

此外,针对基础教育中优质资源比较集中的“老大难”问题,贺云翱呼吁通过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尽快解决“入园难”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缩小校际差距,让“择校”不再难。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才。对此,贺云翱建议,在保持相应水平、相应门槛、相应准入规则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拓展高校国际科技与交流合作的范围,建立有利于高校科研创新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老年教育不可忽视。”贺云翱补充说,中国产业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中高级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直线上升,但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着根底浅、环境差、基础弱、差距大的问题,“只有加大相关教育投入才能解决技能型劳动力紧缺,供求总量失衡的问题。”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逐渐多样化。贺云翱对此表示,“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城乡老年教育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新考题’。”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