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张春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国内国际两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副主委司富春谈到,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涉及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更要加快加强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让世界共享中医药医疗健康的硬实力和优秀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成果。
为此,他建议:一、加快推进张仲景、孙思邈等中医品牌走出去。形成更多的国际张仲景医学中心,举办国际张仲景学术研讨会,加强张仲景医学理论研究。
二、 加快道地中药走出去。在做好道地药材、中药加工产品出口的同时,更要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加以消化创新,研发高技术高疗效的精制中药,扩大中药国际贸易。
三、 加快与国外合办建立中医药中心。应加大对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专项基金的投入,支持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积极与国外合作建立中医药中心,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合作,宣传中医药疗效,传播友谊。
四、 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当今时代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只有站在当代科技的最前沿制高点,才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五、 加快中医强身保健技术走出去。我国还有更多的中医传统自我健身项目、推拿保健绝招,加快如针灸火罐、推拿正骨等中医绝招走出去,在共享中医神奇疗效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