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陈启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和创新格局发生着重大调整。“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趋复杂严峻,高质量发展对加强开放创新及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才能以高水平开放促高水平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新的发展优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改革开放窗口之一,具有试验最高水平开放创新政策的独特优势。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副省长王路认为,应大胆探索开放创新的政策机制,率先在海南突破科研人员因公出国、科研经费跨境转拨等若干科技创新政策、制度障碍,切实支撑实现自贸港内“五个自由便利”和“一个有序流动”。
王路在调研中发现,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因公出国管理过于严苛,科研经费跨境转拨制度不健全,制约了科技人员国际交流。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出台实施细则。强化服务保障,督促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章立制,简化内部审核审批程序,优化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审查、审批、备案等工作流程,明确并严格执行内部办结时限。
王路建议,选取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试点地区,率先开展科研资金跨境使用试验示范,完善符合境外实际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机制,出台相关财政科研资金境外使用管理规程,保障资金高效、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