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昝林森:

加强“南竹北移”科技协同创新工作

2021年03月07日 20:32|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张春莉“南竹北移”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河南郑州提出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昝林森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的“南竹北移”工作在西北地区形成了一定种质资源规模和优势,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南竹北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未形成合力,尤其在适于熊猫食用的竹类新品种选育方面,科研力量严重不足。由于竹类栽培和利用缺乏广泛认知,竹子在北方的抗旱、抗寒等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出现了许多不科学的栽培和盲目引种,大面积栽植死亡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因此,昝林森代表建议:一、建设北方竹类种质资源库。建议国家林草局在陕西建立北方竹类种质资源库,加大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南竹北移”引种繁育工作,收集国内在北方成活的全部竹种,为进一步研究竹类生物多样性及北方生态保护奠定基础。

二、 加强“南竹北移”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建议国家林草局依托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建立北方竹类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南竹北移”科技协同创新团队。二是加强“南竹北移”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北方竹类逆境生理重点实验室、“南竹北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研交流合作。

三、 设立“南竹北移”科研专项予以重点支持。建议科技部和国家林草局设立“南竹北移”科研专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开展耐寒竹种选育试验,选择适宜竹种继续向北推广,确定我国的北方适生边界;研究野外及圈养熊猫种群数量与可食竹供应量关系,选育熊猫可食竹新品种,保障秦岭大熊猫饲料供应,为秦巴山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