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宋啸峰)深圳河两岸的福田保税区与香港接壤,“一区两园”跨境直连互通,区位独特、优势突出,担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的将合作区发展成为科技创新、深港协同开发、促进科创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等重要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凡认为,福田保税区依托口岸功能、跨境直通、保税物流三大突出优势,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保税区域之一。
他表示,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支持传统保税区开展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以“粤港澳科创综合保税区”推动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实现科创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动,打造国际一流科创园区,也有助于在全国形成“科创+保税”监管模式的试点示范效应。
王明凡建议,在保税区构建有利于粤港澳科技创新的海关监管体系,创新福田保税区围网监管模式,试点实行有利于科创要素便利流动的创新政策。
“在保留福田保税区有利于粤港澳科创活动的保税政策基础上,由国家主管部门为合作区制定出台专属的海关特殊监管办法。对现行监管政策中不符合科创产业发展需求的条款进行突破和创新,探索构建一套优于现有政策、最利于科创要素集聚的海关监管制度,形成‘保税+科创’政策叠加效应。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作为园区海关监管模式的总体目标,在福田保税区内选取试点区域进行电子围网建设的前瞻性研究和布局,试行电子围网监管。通过物联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电子联网账册监管等措施为进入福保片区的资源要素实现自由有序流动提供技术保障。”
王明凡希望对保税区开展跨境科研物资正面清单管理试点,对经“一线”进出的货物实施备案管理,大幅简化备案要素。适当放宽对特定科研人员的居留管控,允许经备案的科研人员在园区居住过夜。经主管部门审批,可在园区内建设一定规模商业性生活消费设施和开展商业零售业务,满足科研人员基本商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