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王亦凡)“石家庄的新冠肺炎疫情,反映出我国城乡社区防控特别是农村社区防控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最大短板,这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通过提案呼吁做强农村卫生事业,助推健康乡村建设。他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在面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在设备、技术、人员等储备上有方案、有演练,形成平战结合的模式,防患于未然。
张洪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的援冀医疗专家,于1月12日抵达已经封城的石家庄,2月2日完成援助任务返京。这段经历促使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石家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主要集中于乡村或城乡接合部且以老年人群居多?问题出在了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短板,设备不足,人才缺乏。
张洪春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做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健康乡村,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纳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首先要从制度上强基层,特别是加强乡、村医疗卫生健康人才建设,强化县(区)医院等区域诊疗中心领头羊作用,做大做强县(区)医院。”张洪春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尤其要在培养留得住的人才和服务能力提升上下功夫。
张洪春表示,要尽快形成省(市)医院支援县(区)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县(区)医院支援乡(镇)医院技术,乡(镇)医院联系村医体制与机制。医疗 “组团式”援疆援藏、扶贫攻坚“第一书记”、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等经验非常值得推广,能够从多个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同时,张洪春还呼吁关注改善村医待遇。国家财政应持续向县级、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倾斜,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结合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现状,新制定中国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村卫生室建设标准等;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使其劳有所得,保障农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还应完善对村医考评和薪酬标准,将长期留住病人有关指标作为考核指标。“要让基层医院的设备配备与人才成长和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同步,让乡村卫生人才有事儿干、能干事儿。” 张洪春说。
张洪春曾远程指导了武汉一线的医疗队进行重症救治工作。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的成员,也参与了新冠肺炎诊治方案的起草讨论和制定工作。
“武汉、石家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取得的抗疫经验,再一次证明了中医药临床疗效与中西医并重的重要性。”张洪春建议,将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纳入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慢性病调理,以及急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