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何晓勇委员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范文杰 摄影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张倩 本报记者 范文杰)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晓勇向大会递交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提高供给质量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提案。他认为,“十四五”规划擘画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拓展有效投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依然凸显,如何在新发展阶段,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培育民营企业发展优势、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动能,是民营企业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何晓勇建议,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通过政策延续、金融扶持、简化审批等方式,健全鼓励就业、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加快形成民营企业带动就业新格局。
“40多年来,民营企业抓住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商品与服务短缺的历史机遇,从针头线脑开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在繁荣经济社会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如今,新时代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拓展、品位不断提高、消费日益升级,广大企业只有继续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何晓勇认为,应改善传统消费模式,鼓励民营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出新的消费增长,推出更多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激活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源头活水。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在装备、技术、经营管理、商业模式等改革创新,推进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可控能力。
民营企业如何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何晓勇这样思考:要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应变力强等特点,开展国际合作,为民营企业高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牵线搭桥。“鼓励民营企业以集群抱团的方式嵌入全球产业链中,并通过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海内外商协会整合作用,联系、吸纳海内外更广泛的行业和产业,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他说。
为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何晓勇建议,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合力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场规划体系,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加大民营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比重,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融入科技强国、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引导参与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生产配套,着力打通制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大循环梗阻,使企业“能投资”。另一方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
“同时,应给与民营企业足够政策保障,进一步方便准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何晓勇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广大民营企业一定能把握时代大势,靠深厚“内力”闯出新的天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不竭动力,助力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