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努力走出一条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路子

2021年03月09日 17:36| 作者:王聪 通讯员 师向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王聪 通讯员 师向东)   作为治沙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马全林始终关注生态建设问题。

去年全国两会上,他向大会提交了多份涉及生态保护方面的提案,均得到立案并收到答复。特别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马全林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完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源区生态补偿的提案》。“国家有关部委明确答复,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益林、草原和湿地补偿机制,在黄河流域开展横向生态补偿建设试点。”国家部委的回复,使马全林委员更加坚定了打赢环保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全国两会,马全林委员向大会提交了涉及绿洲防护体系建设、全民义务植树、森林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多件提案。

其中,加强绿洲防护体系建设问题让马全林委员尤为关注。他说,近40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在万里风沙线上营造生态防护林约,极大减轻了沙化危害扩展加剧的威胁。但与此同时,土地沙化仍然是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发展瓶颈。

马全林委员认为,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背景下,修复和重建绿洲生态防护体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需要更加科学、精准。

部分绿洲生态防护体系防护功能衰退明显;树种选择不当以及过度绿化问题突出;防护林建设标准低、破坏防护林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制止……在《关于加强绿洲防护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提案》中,马全林委员指出了目前绿洲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此,马全林委员建议,要加快编制“北方防沙带防沙治沙规划”“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规划”,实施绿洲防护体系修复工程;科学修订“绿洲防护林规划、建设与管护技术标准”以及“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坚持林草融合,严格以水定林、以水定绿,避免干旱地区过度造林;根据不同降水量、不同立地条件和造林成本给予差别化补助政策,进一步提高造林中央补助标准,将干旱区工程治沙措施的费用纳入投资预算,以提升防护体系的质量及效益。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