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袁伟霞:发挥行业优势,合力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2021年03月09日 19:13|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高杨) 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袁伟霞,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在今年两会期间,她提交大会的建议恰恰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提法不谋而合。

袁伟霞告诉记者,根据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到2020年底前,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全部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按程序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依托向社会公开遴选的大型龙头企业和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待条件成熟逐步放开。按照“先立后破”“一进一退”原则,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纳入职业技能等级目录。“但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袁伟霞说,经调研,多个试点机构在推行中均遇到了很大阻力,仅以钢铁行业为例对试点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作为部门行业第一批认定试点机构,明确了钢铁行业的首钢、沙钢等74家单位为试点分支机构,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工种)为轧制原料工、金属轧制工等14个工种;明确了地方人社部门收到行业试点分支机构备案申请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评估,出具书面意见。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积极推进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20 年 11 月 16 日印发《关于做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分支机构属地备案工作的通知》(钢协〔2020〕154 号),要求钢铁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试点分支机构,准备相关评估技术文件,尽快前往属地人社部门完成备案工作。

然而,钢铁行业试点分支机构属地备案存在较大阻力,74家分支机构只有5家完成属地备案。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部分地方人社部门对行业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态度消极,办事迟缓。二是,有些地方人社部门已接到试点分支机构的备案材料,答复需进一步核实、检查,但迟迟没有音信。

三是,点分支机构按人社部提供的电话进行联系时发现,个别地方的人社部门联系电话长期无人接听。四是,个别分支机构因工作需要,去年已在地方人社部门申请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

“在钢铁等各行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为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造条件,也是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袁伟霞说,同时,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生涯拓宽了通道,关系到技能人才成长和切身利益,充分体现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的自身价值。

鉴于目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属地备案工作遇到的问题,造成行业等级认定工作无法开展,袁伟霞提出如下建议:

一、 由国家人社部尽快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属地备案具体工作程序规定和工作要求,做到全国一盘棋,不要各行其是。

二、 由行业协会按要求将所需备案材料交给国家人社部,由国家人社部转交地方人社部门办理属地备案手续,并督促办理。

三、 根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和职业资格改革要求,请国家人社部加强与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调研沟通,制定出更加契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行业协会利用其技术优势,与时俱进、客观公正地发挥作用。

四、 对职业技能补贴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目前的补贴方式成效进行调研,补贴不限于地方备案的鉴定机构,可以通过行业职业技能编号和对一年以上的社保查询相结合即可实施,避免目前补贴中利益分割、突击花钱等问题的出现。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