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要让学生正确认知中医药文化行动

2021年03月09日 22:47|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刘喜梅)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但不少中小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甚至误解,就是从语文教材的必读课文开始的。”两会上,来自医药卫生界的张其成委员说,中学必读篇目《呐喊自序》中,就曾提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狂人日记》更是把中医医生描绘成“刽子手”。“这些描述,影响了学生们对中医药的正确认知,在一定甚至很大程度上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误解或抵触,有的学生甚至全盘否定中医,这非常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张其成介绍,近几年国务院已经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自2016年以来,在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4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全国各地共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2万余场,进一步增进了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很多学生仅停留在‘中医很神奇或中医很有意思’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仁和精诚’等中医价值观念及健康养生理念的领悟匮乏。不仅如此,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典原文从未选入过语文必修教材。”张其成遗憾地表示。

缺乏物质保障和中医专家资源,也是影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广泛、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张其成指出,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和开设中医课程,往往需要购买活动材料和聘请中医专业人士。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很多学校就不考虑或者取消了相关活动和课程。虽然有个别中医专家出于对中医文化传承的热爱,乐于为中小学义务服务,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但是缺乏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为此,张其成建议,对教材中容易引起学生误解或抵触中医药的必读课文,应做必要的删减或注解;在初高中阶段应选取《黄帝内经》以及《大医精诚》等中医经典原文,作为语文必读课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应有专项经费支撑,以支持行动的持续开展。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