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无指妈妈”,送你一朵小红花
在湖北武汉江汉路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严重烧伤的摊贩,她售卖的是手工编织的毛线花,一朵朵红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有时候摊位上还会有一位脸上满是斑痕的少女,一老一小的容貌和她们叫卖的工艺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格外引人注目。
摊贩名叫芦桂芝,她身边的少女是她收养的女儿小楠,患有血管瘤。她们的故事始于12年前。
2008年初冬的一天,在河南商丘街头,一个女弃婴躺在地上哇哇大哭,看上去又冷又饿。围观的人很多,大家议论纷纷却无人上前。这时,一个满脸伤疤的女人蹒跚着拨开人群走向女婴,女人拨开人群的双手,赫然没有一根指头,只剩下两坨“肉掌”。
这个女人就是芦桂芝,她抱回家的女婴后来取名小楠。
芦桂芝家里并不富裕。她年轻时,一场严重的火灾夺走了她和当时年仅3岁的儿子小飞的容颜,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她和儿子也都因为这场大火失去了双手。这场大火让这个原本在当地还算富裕的家庭,一夜间倾家荡产。
好在芦桂芝夫妇二人勤劳肯干,在小飞16岁那年,两人筹到了一笔治疗款,可以再为儿子做一次整形手术。遇到小楠那天,是儿子刚刚做完手术的日子。
第一次在医院拐角处见到弃婴,囊中羞涩的芦桂芝含泪跑回了医院,但她心里揪成了一团,脚步又不由自主地往回走。“当时是冬天,孩子全身到处都是瘤子,周围围观的人也没有人管,我没有办法不管她。后来医生告诉我们这个病叫血管瘤。”芦桂芝回忆。
看着妻子抱回来的女婴,憨厚善良的丈夫没有反对。
又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芦桂芝知道,她需要学更多的本事,赚更多的钱为两个孩子看病。经过反复的磨炼,她硬是在手掌原来大拇指的虎口位置上磨出了一个缺口,用它来夹住东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芦桂芝不断的打磨下,夫妻俩开始编织各式各样的小红花和小盆景,由芦桂芝在闹市中心沿街摆卖。来来往往的顾客喜欢这些手工精致、造型逼真的手工艺品,也喜欢照顾这个伤残阿姨的生意。一朵毛线花的价格不高,却倾注了芦桂芝不少心血。在编织的过程中,钩针会一次次从她的“虎口”滑落,“开始时,编好一朵毛线花需要三四个小时。”
为了多挣点钱,芦桂芝经常带着毛线到摊位现场加工,无论春夏秋冬,人们从来没有看到她闲下来的时刻。就这样,一家人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元左右,除了少许生活费,芦桂芝每个月攒下的钱都用作了儿女的治疗费。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小飞早早离开家,辗转全国各地谋生。他用残缺的手,学会了妈妈芦桂芝制作小红花的技术。2014年,小飞来到了湖南长沙,开始在闹市中心摆卖自己精心制作的毛线花。就这样,芦桂芝带领全家人,用一朵朵小红花竭力筹集着女儿的治疗费。
日子一久,武汉街头有个“无指妈妈”卖花为养女筹集手术费的消息开始渐渐传开了,她们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落泪。好心人纷纷慷慨捐款,芦桂芝心怀感激。
意想不到的是,武汉真爱医院在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免费为小楠治疗。“这些善款我不知道还给谁,本来是捐给我女儿治疗的,现在既然医院给免费治了,我就不能再占着这些钱,得给其他有病的孩子用。”
小楠入住医院后,芦桂芝把已收到的所有善款4万多元捐出,在真爱医院设立了“芦桂芝爱心基金”,专款用于其他血管瘤儿童病患的救治。
在女儿的病情稳定之后,芦桂芝又收到爱心捐款2万余元,她也悉数捐给了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并谢绝了社会公众继续捐款。“不该拿的咱一分钱也不要。”芦桂芝总是朴实地说。
如今,小楠也已经13岁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儿能健康成长,将来工作成家。”芦桂芝知道,血管瘤容易复发,因此她更卖力地钩着毛线花。也因为这样起早贪黑,今年53岁的芦桂芝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了许多。
芦桂芝也许一生也未曾踏进过电影院,也没听说过《送你一朵小红花》这个电影。但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芦桂芝记住了,因为最近总会有爱心网友这样祝福她:“送你一朵小红花,这样再艰难的时刻,你也知道不放弃。”
因为,那一朵朵小红花,寄托着她的希望,承载着她的爱。
(向凯)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芦桂 桂芝 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