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科学健身才能促进健康

2021年03月24日 17:00  |  作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通过观看体育比赛、参与赛事活动丰富生活、愉悦心情,是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大型体育赛事全面停摆,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病毒或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汪洋主席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有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是倡导科学健身。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有人提出“运动抗疫”,这种提法容易产生误导,因为运动对机体的作用并不是特异的,运动不会使机体对一个全新的病毒产生特异的免疫作用。在这次疫情中,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包括运动员也同样中招了。运动对机体的作用是广泛的,表现为:改善代谢、调节免疫、提高身体适应能力等等,因此,适宜运动对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是有益的。运动适宜、科学合理促进健康,相反,运动缺乏、运动过度与运动不当都会有损健康。建议加强科学健身的知识普及,加强运动处方的科学研究。

二是丰富锻炼方式。 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体育总局推出了一系列居家健身方法,深受群众欢迎。国外运动员虽然没有像我国运动员那样的条件在封闭的训练基地中训练,但是他们居家训练备战东京奥运会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去年5月初,全国政协召开了“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远程协商会,也提出要大力发展场景化锻炼等新模式,引导群众寻求多样化的锻炼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健身场景。建议进一步加强居家锻炼方式的研发,满足人们健身需求。

三是创新办赛观赛。疫情防控期间,体育总局举办了棋类项目的网络比赛、运动员异地选拔赛的网络直播等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建议探索非对抗性体育项目实时联网、异地比赛的新模式和新规则;探索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线上观赛与现场比赛、实时互动的新的观赛模式,形成新产品,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四是改进场馆条件。建议将室内体育馆的通风系统由循环通风模式改为送风换风模式;为大型体育场馆设置救治伤病、防控疫情等多功能的技术接口,使之能够应对运动伤害事件,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议研究推出相应的“场景式”运动健康类保险产品,在运动伤害的防护、救护、赔付等方面不断完善。

编辑:何方

关键词:健身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