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全国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何方)4月11日,“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全国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此次宣传周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 助力健康中国”。该活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与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与北京抗癌协会协办。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白希部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吴良有副局长、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候任主委王俊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办公室主任赵文华研究员、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兼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史安利教授、北京抗癌协会秦茵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主委田艳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主委刘红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赵勇副部长、北京抗癌明星张波女士及部分在京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媒体、患者、志愿者代表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代表通过视频的方式,同时宣布所在省、市、自治区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在致辞中表示,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要防治肿瘤,民众意识觉醒和有效行动、卫生防控政策的落地、医疗和康复专业技术的提高,缺一不可。需要我们关注“防-筛-诊-治-康”的大健康服务理念,需要我们重视“全人-全程-全息”的医学模式,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整合医学”的健康管理理念,实现从行业资源到技术手段的整合。
樊代明表示,每一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都像是一场史诗级的战役,战役的目标就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今年也不例外。中国抗癌协会通过组建全面广泛的专家队伍,组织多层次科普活动、通过权威媒体发起直播、访谈、新闻报道、短视频等方式,将科学、公正、准确的防癌抗癌科普知识传递给公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供15%的战略目标,这吹响了我国癌症防控战役的总号角。国家卫建委疾控局一直高度重视癌症防控工作,癌症防控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推动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为广大群众的健康谋“福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白希表示,中国科协一直高度重视健康科普工作,与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在健康中国、疫情应急科普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协联合纲要办成员单位起草了面向2035年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目前已经进入审定颁布阶段。其中,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规划都将健康科普作为重点任务。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践行纲要,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科普活动。下一步,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国抗癌协会癌症防治科普工作,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公益活动,引领全社会正确认知癌症,引导公众及患者远离癌症、战胜癌症。
启动仪式后,樊代明理事长和王俊院士分别做了《抗癌之路》医者故事分享,从医生视角,带来各自领域不同的防癌抗癌历程;在《抗癌之路》患者故事环节,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抗癌明星史安利教授和抗癌明星张波女士分别介绍了他们身为多次复发癌症患者在癌症康复过程中秉持信念战胜癌症的破解之道,给患者信心,让公众放心。
最后,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兼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支修益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1)》并进行了解读,全文共分为“预防、早筛、诊断、治疗、康复”5个篇章。他建议,在网络谣言、伪健康科学科普遍生的当下,医学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各类媒体正确发生、主动出击,向社会发布诊断药品、临床指南、康复要素等信息,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去进行科普宣传,这样既让患者坦然面对病情,又能提高医生有效的临床诊断时间。同时,支修益还呼吁更多抗癌成功患者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患癌路程及诊疗经历,为更多的癌症患者提供经验。
据悉,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中国抗癌协会将组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0余家医疗机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高校,数十万名医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组织开展一系列新闻发布、公益科普、公益义诊、权威专家对话、访谈讲座等主题活动,聚焦公众关心的癌症防治主要问题,精准有效科普,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编辑:何方
关键词:抗癌 科普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