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打好组合拳 引得凤凰来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记
项目一期占地865亩、一期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开业运营将直接新增就业1.5万人,全部运营后将实现年税收上亿元......全国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河南万邦国际集团投资的万邦•濮阳(清丰)豫鲁冀农产品交易中心落户清丰。这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带来的实际效果。
近年来,清丰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现了以商招商、互信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县域经济总量、税收、就业贡献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明显提升。
开展“两个行动”做加法
深入开展“清丰县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提升行动”和“清丰县‘一联三帮 ’保企稳业专项行动”。
通过加强形式教育和政策宣讲,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提出“不要把自己当成官、不要错过为自己家乡出力的机会”等“十不要”倡议。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争当优秀建设者,争做出彩清丰人”活动等举措。
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当好“五大员”,做到“五到位”,落实“三帮助”,即: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安全环保提醒员、企业问题协调员、企业党建指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做到惠企政策宣传到位、企业问题收集到位、问题跟踪解决到位、企业党建指导到位、监督政策落实到位;帮助惠企政策落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项目建设。
在2020年11月16日的开业仪式上,河南万邦集团董事长杨广立在致辞中动情地说,濮阳清丰项目是全省十几个项目中第八个签约项目,却是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开业的。
破解发展难题做“减法”
实行重点企业(项目)派驻“第一书记”和“首席服务员”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干部下沉企业,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盲点,对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研究做出“看得见、易获得”的解决方案,搬掉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搭建“政企恳谈会”平台,聚焦一个主题,联合有关部门,在企业项目工地或生产车间定期举办活动,在“草帽会”(夏天热)、“大衣会”(冬天冷)、“马扎会”(工地)现场回应企业诉求,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当场交办各相关单位限期给予解决或解答,逐步形成了民营企业家发起、政企沟通推动政策落实、建议办理和反馈、企业家满意度评价的工作机制。
据了解,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历经1年2个月共420天的时间里,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冰天雪地,先后不间断召开139次现场工作推进会议,包项目领导以及各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每天早上7点30分准时召开诸葛亮碰头会议。
实施“对标提升”做乘法
为了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引进新动能、培育新产业、厚植新优势,促进清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丰县出台了“清丰县支持双招双引20条”,通过资金补贴或政治待遇等方式鼓励招才引智创业创新。遵循民营企业成长规律,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聚焦行业龙头、业内标杆“寻标、对标、改善、提升”,充分学习移植先进做法,全面改善企业管理和经营绩效,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这些政策和举措,吸引了河南万邦集团等许多外来企业家纷至沓来,做到了引进一个项目、赋能一个企业,助推引领其长远发展。他们把清丰看作自己投资兴业的乐土,已经实现了以商招商互信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目前,清丰县通过以商招商已经引进江西、浙江、四川、广东等外来企业260余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以商招商,清丰县“中国中部家具之都”的特色名片已经叫响全国。
帮助“卸下包袱”做除法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实行较为宽松的判处措施,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引导政商交往恪守“亲”“清”之道。制定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交往的正面、负面清单,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守住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清丰县委、县政府还提出了“企业为贵、服务为本、项目为王、干净为底”的十六字工作法,万邦•豫鲁冀农产品交易中心核心交易区的建成投用,既是清丰县委、县政府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招商引资理念的鲜活实践,更是清丰县不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带来的不同凡响效果。(赵勋强 赵文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企业 项目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