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为爱朗读让童真欢乐不缺席

2021年04月27日 09:56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何张闽康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司法戒毒警察。2017年,她加入广州三十七度公益组织的“温暖朗读者”公益活动后,就一直用书本、故事与笑声陪伴广东各大医院里的重症孩子们度过病床上的时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三十七度公益在线上举办“温暖朗读者,用声音陪伴温暖”公益活动,作为志愿者,何张闽康又一次在线上分享阅读书籍,为更多病痛中的孩子们带来温暖和鼓励。

何张闽康为患病孩子读书。 受访者供图

何张闽康为患病孩子读书。 受访者供图

再寒冷的冬天,也有过去的时候

“再寒冷的冬天,也有过去的时候……小朋友们,我是‘温暖朗读者’志愿者,今天我来陪你一起读书。”广州中山一院儿科病房内,几个光头小朋友们靠坐在病床上,虽然脸被口罩捂得严严实实,但露出的眼睛依然灵动有神。他们认真听着手机里传出来的熟悉的志愿者姐姐的声音。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他们已经有段时间没见到自己喜欢的志愿者姐姐了,只能在线上听她们讲故事。

“温暖朗读者”关爱重症困境儿童公益活动,由广州三十七度公益于2017年发起。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三十七度公益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联合推出“温暖朗读者,用声音陪伴温暖”公益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帮助重症困境儿童。

何张闽康是这项活动的志愿者“元老”,她的本职工作在广东省戒毒管理局,一身警服的她需要有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硬气,在这个岗位上,她经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到周末,她就会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各个医院为重症孩子讲故事,倾尽自己的温柔与耐心,陪伴他们度过病床上的时光。

从2017年至今,何张闽康已经服务了两岁到十四五岁的近百位孩子。“每次去医院,我都会提前做多种准备。除了准备小朋友看的书,我还会准备些脑筋急转弯或者数学游戏,这样子,有时候遇到年龄大一点的小朋友,我还可以跟他们玩其他的。”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何张闽康笑着说:“确实累,但是收获比付出多很多,孩子们也给了我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刚得病的时候,会在病房拼命做作业,生怕自己赶不上学校的进度。可是他渐渐知道,自己短时间内不能回学校读书了……”何张闽康为孩子感到心疼。“相比于经济上的困境,病童自身精神上的困境让人心疼,而阅读是陪伴孩子的一个很好的桥梁。”

何张闽康用了很久才适应病房里的一切,很多次回家的路上,她都忍不住哭出声来,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自己的孩子。“我希望能带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快乐,让他们暂时忘记身体带来的疼痛。”

迈出第一步,公益就融入了生活

南方医院儿科住院部重症儿童病房,身着防护服的何张闽康站在病房门外,大声问道:“有人要听故事吗?”没有回应。何张闽康再次用夸张的语气形容了一番她的故事多么有趣、多么神秘。

孩子们低头按着手机,依旧没有回应,病房内死气沉沉。终于一个小光头抬起头迎上了何张闽康的目光,这个孩子名叫小王子,他就这样成了何张闽康的第一个服务对象。

这是2017年初,也是何张闽康参加“温暖朗读者”活动第一天发生的一幕,她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开朗的孩子,公益的第一步迈得还算顺利。

那天,何张闽康和小王子一起朗读、谈天、折纸、画画……临别时,小王子折了一只小船送给她。何张闽康问小王子愿不愿意合影留念,他想了一下,点点头。小王子的妈妈感到不可置信:“自从生病后他就很排斥拍照,连我要跟他拍照他都不愿意。”

不久后,小王子在活动的官方微博下留言:“想念志愿者姐姐,希望她能再来给我讲故事。”从此,两个彼此被温暖的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不久后,小王子出院了。

回到老家中山的小王子,一直通过妈妈的微信和何张闽康保持着联系,他告诉何张闽康,他一直没有停止阅读。每次到广州复查,他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何张闽康,告诉她检查结果。

同在戒毒系统工作,也是“温暖朗读者”第一批志愿者的滕静就显得没那么顺利,孩子的闭门羹让她吃得有些委屈。

她第一次见到11岁的曼琪时,曼琪拿着手机,完全不搭理她,还不耐烦地嚷道:“别来烦我!”“虽然孩子排斥交流,但我能感觉到,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倾诉。”滕静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鼓劲,用各种话题和故事想引起曼琪的兴趣,但几乎一无所获。

不是每一个交流困境都能被打破,但是,每一个被打破的困境,都会带来无限的希望。面对那些被疾病锁住了天真烂漫的孩子,她们慢慢摸索开启孩子内心的钥匙。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滕静就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流露着孩子天性的曼琪。这让滕静深有感触:病房里不只有冰冷的医疗器械,孩子们的心仍是火热的,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朋友,需要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带给他们力量。

“我愿意和妈妈一起坚持做好这件事”

这些年,“温暖朗读者”陪伴着数千位“小王子”走出了心理霾区。

何张闽康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她同行。时任广东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团委书记的她,也具备这样的工作便利,可以团结单位的年轻同事。几年来,何张闽康已经发动了100多名年轻警察成为“温暖朗读者”的志愿者。

“后来我的同事们专门负责一个医院,这在志愿者管理上,轻松了不少。后来,广东省女子监狱的团委书记也加入,跟我们一样,以一个小组的形式在固定的一家医院做志愿服务。”

“看到我在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现在不仅我的同事加入,我女儿的老师、我其他的朋友都加入了。”何张闽康还一对一资助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生,很多朋友得知后,也参与进来。“走进公益之后,我发现身边有爱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何张闽康每周末去医院做志愿服务时,都会把女儿也带过去。“项目志愿者是不招小朋友的,当时也没有这个打算。我女儿那时候6岁多,我就让她在护士站等我。”女儿黄思予总是好奇地向病房张望,看妈妈在做什么。慢慢地,原本性格内向的思予从一开始紧张得不能开口,到跟孩子们打得火热;从一开始不敢独自走进病房,到可以一个人为孩子们读书。三十七度公益也打破常规,让思予成了第一名小志愿者。

“有些小孩子拒绝大人讲故事,但是,听到有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放下了手中的电子产品。”何张闽康说。有一次,黄思予陪一个正在打点滴的小男孩阅读,玩小游戏,玩得很开心,把护士姐姐都吸引过去了。在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突然抬头向护士请求:“姐姐,点滴可不可以滴慢点?我还想再玩会儿。”

与病魔斗争的孩子内心往往更加脆弱,为了避免女儿童言无忌,无意中伤害到病房里的小朋友,何张闽康就自己为女儿做了简单的培训。“有时候,小孩和小孩之间交流会比大人更好。如今‘温暖朗读者’项目打破原来的设定,让小朋友也可以加入进来。”何张闽康说。

2020年6月,以思予为原型的公益绘本《安仔一定会变好》正式发行,绘本讲述了思予如何给正在经历病痛的孩子们带来温暖陪伴的故事,很多孩子虽然还没听过思予讲故事,但通过绘本认识了这个温暖的小姑娘。

在一次分享志愿心得的文章里,思予写道:“我出来站在玻璃窗外,看着里面的小朋友,他已经有好几个月不能出去玩和上学了,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如果我和妈妈讲故事能让他们更快乐,我愿意和妈妈一起坚持做好这件事。”

如今上4年级的思予,各类校外培训排得满满的,但她坚持留出半天时间去医院,这也是她最期待的周末时光。前两年,何张闽康因为怀二胎,有段时间不再方便到医院做志愿服务,女儿思予就央求爸爸送她过去。“你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做孩子的榜样。公益不仅仅改变了我,也影响了我女儿。难得她对这件事有如此的热忱,我们当然会支持她。”何张闽康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张闽康 重症 公益 戒毒 警察


人民政协报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